陸醫藥優等生 後勁十足
近期中國夯片「我不是藥神」以及假疫苗風暴,再次點出中國醫療制度效率不彰、監管不周等問題,不過,實際上中國醫療改革逐步上軌道,包括新藥審批制度框架建立、中國國家醫保局和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相繼成立,法人表示中國醫改持續進行,目的是淘汰各細產業中質劣、缺乏管理的公司,預期未來中國醫藥行業可望朝向強者恆強、次產業龍頭勝出的局面。
2015年,一紙「國務院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國發44號文)發下來,開啟中國醫療改革濫觴,隨後2016、2017年新藥、學名藥、醫療器械等次產業改革政策陸續推出,也正式揭開中國醫療供給側改革序幕。
法人指出,目前製藥產業占整體中國醫療產業營收約七至八成,因此對岸政府首重醫藥產業的秩序重整,包括開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兩票制等措施,其中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措施能夠有效淘汰較差的化學製藥廠,留下大型優質企業,另外兩票制則能夠降低國家醫療財政支出。
隨著醫療制度重建完成,加上許多創新藥專利陸續到期,2018至2020年將是中國仿製藥等藥品次產業秩序重整階段,今年是營收檢視元年。
事實上,藥業第1季營收表現亮眼,目前上半年業績預告中,已有多家企業2018上半年淨利潤成長率較去年同期超過五成,顯示醫改效果逐漸顯現。此外,伴隨藥企積極投入新藥研發,港交所吸引生技公司掛牌上市,預期大中華創新藥產業鏈將更趨完整、活絡,下個階段2020、2021年將可見到成果落地。
針對近期中國醫藥公司疫苗造假事件,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這次事件讓監管單位重新審視劣藥等相關懲處是否過輕,長期來看有助於優化中國國內監管體制。
另外近期中國醫藥企業新藥推陳出新,同時也有多家中國藥廠開發新藥,並且已在美國進行三期試驗,部分企業有望在2020年取得美國藥證,整體產業前景仍相對正面。
相關新聞
- 搭台股萬點發財車 不嫌晚2019-02-22
- A股大吸金 陸股跌深溫長多2019-02-22
- 致勝鐵律 長打+精選標的2019-02-22
- 投資氣氛好轉 1月基金規模衝高逾2.7兆2019-02-22
- 若不考量亞鄰最低價 估下周汽油大漲1.6元2019-02-22
- 台股不振外資大匯出 金融帳連34季淨流出2019-02-22
- 均線有利多方 台股攻高需擴量2019-02-22
- 央行公布Q4國際收支 旅行收支逆差縮小2019-02-22
- 油價下周估不調整 中油將再吸收2.4億元2019-02-22
- 台股盤中震盪下跌 二線光學拉回2019-02-22
- 台股開盤跌10.51點2019-02-22
- 全體券商1月獲利33.45億元 成長325%2019-02-22
- 美國REITs夠利 可加碼2019-02-21
- 投信基金規模 大躍進2019-02-21
- 多重收益基金 穩穩賺2019-02-21
- 新興股轉機浮現 長線俏2019-02-21
- 陸股原型ETF強勢 後市偏多2019-02-21
- 亞洲企業債 伺機進場2019-02-21
- 亞股看旺 新經濟聚光2019-02-21
- 美REITs基本面佳 磁吸資金2019-02-21
- 18檔定期定額 十年賺一倍2019-02-21
- 陸力推5G 投資新亮點2019-02-21
- 美科技基金 後勁強2019-02-21
- 全球高收債 擁三優勢2019-02-21
- 王道銀行:美元逐季轉弱 金價將受惠走揚2019-02-21
- Siltronic股價重挫12.2%、保守看市場 台股矽晶圓有壓2019-02-21
- 2019年全球創業家報告出爐:逾半創業家愛私募股權投資2019-02-21
- 全球股市攀高如何避風險? 投信:多重資產布局 攻守兼具2019-02-21
- 亞洲高收債 迎大反彈2019-02-21
- 中國民眾愛開車 為什麼讓你的能源基金漲逾10%? 2019-02-21
- 定期定額十年賺一倍的基金 這類型最多2019-02-21
- 需求熱 銅價看升2019-02-21
- 各國政策力挺、新車款頻上市 電動車2020邁增長期2019-02-21
- PIMCO:Fed偏鴿的態度短期不會改變2019-02-21
- FOMC會議記錄 透露停止縮表的政策風向2019-02-21
- 聯準會有望暫停縮表 美債殖利率彈2019-02-21
- 減產前景助油價觸及今年高點 美元上揚打壓金價2019-02-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