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陸上事故史上新高 金管會:太魯閣理賠上看6.5億元
台鐵史上最嚴重事件,恐創台灣史上陸上單一事件最高理賠金額!台鐵408車次太魯閣號2日發生重大傷亡事故,造成約50人死亡,約200人受傷,其中含師生39人,金管會今(6)日公布 ,截至6日為止最新統計,包括國泰產險承保的鐵路旅客運送責任保險、明台產險承保的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以及壽產險公會統計所有業者總計賠付總金額,初估理賠金額已提高至6.5億元起跳,將有機會創下台灣史上陸上單一事故最高賠付金額。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這次事故是由國泰世紀產險承保鐵路旅客運送責任保險,依保險契約責任每一人死亡250萬元,重傷140萬元、傷害醫療40萬元,每一次事故2億元,保險期間累計8億元。國泰產險已表示,已達到最高單一事件給付金額2億元。
此外,涉案工程車是由明台產險承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每一人死亡200萬元,失能最高200萬元、傷害醫療最高20萬元,預估給付金額1.4億元,其中已包含粗估的傷害醫療部份。
產險公司目前查到傷亡名單中有4位乘客以信用卡支付票款,預估給付信用卡綜合保險理賠金額逾7000萬元,仍在持續確認中。
人身保險部分,各保險公司陸續針對這次事故罹難者進行保戶身分比對,產、壽險公會彙整至今日為止,已有42位身故、169位傷者,合計達到211人,身故總賠付金額預估逾2.4億元,這部份預估每位死者可領到理賠金571萬元,至於受傷者當中,有169位為保險公司保戶,因仍需後續治療,理賠金額目前仍難預估。
據了解,太魯閣這次事件高達50死、200傷,合計保險理賠金額上看6.5億元,超越上次普悠瑪事件的18死、215傷,上一次金管會統計普悠瑪事件總計理賠金額約1.7億元左右,至於台南2019年爆發0206地震臺南維冠大樓倒塌事故,當時總保險理賠金亦高達4.64億元,但這次太魯閣案還高於上次0206案,至於八仙樂園塵爆案雖有498人傷、12死,但因產險業者只投保5000萬元,因此太魯閣脫軌事件理賠6.5億元,恐怕將創下史上陸上單一事故最高賠付金額。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看電影還有優惠?花旗銀喊話280萬卡友:退場前會正常營運 2021-04-16
- 台彩推兩款刮刮樂 總獎項逾287萬個2021-04-20
- 422世界地球日 國銀不「紙」愛地球2021-04-21
- 花旗撤離 滙豐續耕台灣:開通全家支付工具My FamiPay2021-04-21
- 台灣房屋和產險合作推出責任保險 最高賠三億2021-04-21
- 勞工保險規畫 靠這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全球人壽建議勞工朋友 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50歲翁PO文問「怎麼買保險?」 四款保單非買不可!2021-04-21
- 住宅火災保險逐年獲重視 金管會提醒投保4重點2021-04-20
- 保費調漲兩原因 宏泰人壽漲主力醫療險38.5%2021-04-20
- 火災頻傳 住宅火險投保率不到四成、金管會呼籲投保2021-04-20
- 才剛說不漲! 宏泰人壽薰衣草5月起保費大漲1.6倍2021-04-20
- 三類族群規劃退休 第一金人壽建議這麼做2021-04-20
- 新光銀行花蓮分行開幕 提供在地化特色服務2021-04-20
- 凱基證券「存股一條龍」 父母理財好幫手2021-04-20
- 雙贏彩第110093期 頭獎摃龜2021-04-19
- 今彩539第110093期 頭獎3注中獎2021-04-19
- 威力彩第110031期 頭獎摃龜2021-04-19
- 用戶送暖 LINE Pay「太魯閣號捐款專案」共募得1.6億2021-04-19
- 有殼族刷卡繳房屋稅 滿額享0.25%回饋還送鳳梨2021-04-19
- 國泰首推 接種指定疫苗享保險金額增加機制2021-04-19
- 防疫保單再進化 國壽推接種指定疫苗保險金增加機制2021-04-19
- 退休準備也要客製化 三招篩選讓您順利「悠活退」2021-04-19
- 花蓮壽豐晚間連2震 民眾驚魂、傳部分零星災情2021-04-18
- 花蓮壽豐3分鐘連2震 規模6.2、最大震度6弱2021-04-18
- 花蓮壽豐地震規模5.8 最大震度5強2021-04-18
- 花旗消金業務尋買家 專家指5銀行若出手具規模效益2021-04-16
- 協助農民降災損 國泰產險「番石榴保險」調升賠付比例2021-04-16
- 疫苗保險來了 富邦、安達方案搶先看2021-04-15
- 疫苗險明開賣365元買41萬保障 民眾投保前先考慮三因素2021-04-15
- 新婚夫妻怎麼買保險?掌握三重點 須留意受益人變更!2021-04-15
- 台鐵事件》就算只是二天一夜小旅遊 這些保險都不能少2021-04-15
- 新生兒保單怎麼買?保險顧問:最好出生後10天內完成投保2021-04-15
- 如果罹患帕金森氏症 特定傷病險、失能險可以理賠嗎?2021-04-15
- 台新銀、京城銀、星展銀推電子帳單有妙方2021-04-14
- 投資型附保證保單重現江湖 國壽率先改款上市2021-04-14
- 華銀美元定存「有夠美利」 2個月年息0.4%2021-04-14
- DOMI綠然攜手3家銀行 推動電子帳單2021-04-14
- 點亮無窮希望 DOMI攜手三銀行共推帳單無紙化2021-04-14
- 速食消費平均客單刷卡 台東縣奪冠2021-04-14
熱門文章
- 調查:我國39歲以下勞工 近二成「零存款」2021-04-21
- 台灣房屋和產險合作推出責任保險 最高賠三億2021-04-21
- 50歲翁PO文問「怎麼買保險?」 四款保單非買不可!2021-04-21
- 台股盤中跌百點 長榮認購權證夯2021-04-21
- 房屋稅5月1日開徵 逾期繳納最高被加徵至15%的滯納金2021-04-21
- 5月報稅採列舉扣除額 勞保、國保、農保也可抵稅2021-04-21
- 美股體質勇 資金卡位2021-04-22
- 花旗撤離 滙豐續耕台灣:開通全家支付工具My FamiPay2021-04-21
- 勞工保險規畫 靠這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全球人壽建議勞工朋友 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高股息ETF 人氣沸騰2021-04-22
- 59檔台股基金 淨值創高2021-04-22
- 美銀美林調查 62%經理人喊加碼股市2021-04-22
- 售自住宅 免稅額400萬2021-04-22
- 紅單交易 仍課徵綜所稅2021-04-22
- 全球科技基金 後勁十足2021-04-22
- 公益出租人享二項減免2021-04-22
- 十檔大中華基金 正點2021-04-22
- 重購退稅優惠 購屋族別錯過2021-04-22
- 美成長股、高收債 聚光2021-04-22
- 金融、原物料族群 犀利2021-04-22
- 日股基金雙優勢 漲相佳2021-04-2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