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節稅踩到「紅線」 小心被國稅局加罰一倍
時值歲末年終,正是做保單健診的好時機;除了檢視手中保單是否符合現階段自身需求並做適度增減、好好除舊佈新一番外,保險對於部分高資產人士來說,不僅是保值、資產傳承的好管道,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做到合法節稅,以資產傳承、富延子孫。儘管報稅時節未到,小花平台提醒你應未雨綢繆,及早搞懂稅務相關問題,避免錯踩「紅線」卻不自知,反而節稅不成還要補稅及受罰,豈不得不償失!
用保單節稅千萬小心「贈與稅」這條「紅線」
說到用保單節稅時容易誤觸的紅線,財政部國稅局指出,如果想要使用有「保單價值準備金」(簡稱「保價金」)的保單來進行節稅規劃,千萬要特別注意不要踩到「贈與稅」這條「紅線」,以免節稅不成,還會被國稅局盯上、加罰1倍的罰款。
一般來說,包括:壽險、儲蓄險、年金險、養老險等險種都會有「保價金」,可視為保單的帳戶價值金,也就是保戶累積所繳交保費扣除必要支出後,剩下多存在保險公司可用來支應未來保險金給付的金額;當保戶要解約時,解約金的計算就以「保價金」扣除解約費用之後所剩餘的金額。
為將保險課稅的問題「原則化」,財政部國稅局匯集各方意見歸納出有8種情況可能會被課以遺產稅,諸如:短期投保、高齡投保、帶病或是重病投保、躉繳投保、密集投保、保費略高或是相當於保險金額、鉅額投保、舉債投保等;其中,除了躉繳投保和鉅額投保毫無爭議外,其餘可能具有模糊地帶,建議民眾一定要搞清楚財政部國稅局的審查「眉角」,才不會誤觸地雷!
在財政部國稅局過往處理的個案中,就有死亡前2年半投保被課稅的實際案例,一名30餘歲的年輕人為自己買了好幾張保單,其中他買的最後1張保單屬於短期且躉繳投保,雖然符合上述8種情況、可能被課以遺產稅,經財政部國稅局採綜合判定,認為人類無法預期死亡何時到來,且也有不少類似的投保情況,因此准予不計入遺產總額課稅的規定。
保單節稅小心地雷 有5種情況不得列舉扣除
在釐清稅務相關問題後,如果能善用人壽保險進行合法節稅,通常都可以省下不少錢。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醒,目前政府提供每人每年的保費列舉扣除額額度,不論保了多少險種,最高以不超過新台幣24,000元為限;只是,需特別注意的是,可以列為列舉扣除額的險種僅限於人身保險,其他像是汽機車強制險、住宅火險、基本地震險等產物保險則不在列舉扣除額的範疇內。
此外,小花平台保險顧問也特別指出,儘管用保費節稅或是避稅,可說是保險規劃的附屬功能之一,仍要留意有5種情況,每年24,000元保費列舉扣除額是無法使用的:
情況1、非人身保險費
只有人身保險費才適用每年24,000元保費列舉扣除額,其他像是火險、強制險等財產保險則不適用。
情況2、非直系親屬及撫養親屬
只有直系親屬諸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及子女等保費可以列舉扣除,其他像是兄弟姊妹等旁系親屬則不能使用列舉的24,000元保費扣除額及健保保費扣除額。
情況3、要保人與被保人非同一申報戶
要保人與被保險人申報報稅必須是同一戶籍撫養關係,如果各自分開報稅,每年24,000元保費列舉扣除額是用不到的。
情況4、政府未核准的地下保單
包括政府未核定的地下保單在內,投保境外保單、風險自負,也都不得享有每年24,000元保費扣除額的列舉優惠。
情況5、選用標準扣除額報稅
標準扣除額與列舉扣除額可以擇一選用,如果選用標準扣除額報稅,每年24,000元保費列舉扣除額是用不到的。
有關保險疑難雜症,問問顧問》
相關新聞
- 忍到今晚再買!LINE Pay限時3小時全通路5%回饋2021-02-24
- 台幣強升 美元保單去年大賣4,820億2021-02-24
- 健喬聯手瑞士諾華藥廠 授權引進肺阻塞用藥2021-02-25
- 超額責任險國道倍增型 行駛國道更安心2021-02-25
- 負擔沉重!勞保老年給付占支出九成 破產年限恐提早來2021-02-24
- 勞保財務拉警報!去年收支逆差翻倍達486億元2021-02-24
- 國壽Line上賣旅平險 3分鐘搞定還賺點數2021-02-24
- 中信訂閱式理財搶攻市場 零錢投資服務再升級 2021-02-24
- LINE Pay加碼回饋 今日指定時段全通路享5%回饋2021-02-24
- 7張防疫保單大PK 產險壽險理賠條件竟不同!2021-02-24
- 每人一生可買三張、保額提高至70萬元,小額終老保險在紅什麼?2021-02-24
- 年後轉職,你通知保險公司了?小心換了工作拿不到理賠金2021-02-24
- 年終獎金放大 第一金人壽教你圓夢2021-02-23
- 防疫保單比一比!產險、壽險 理賠條件大不同2021-02-23
- 腦中風失能風險高達六成,尤以這個年齡最危險!2021-02-23
- 金管會規劃退休平台上賣便宜保單 哪些人可以投保?2021-02-23
- 美元高利定存來了 最高兩周年息1.68%2021-02-23
- 錠嵂保經:長期使用呼吸器 重大傷病險有給付2021-02-22
- 汽車超額責任險 新安產推國道倍增2021-02-22
- 國泰產險推防疫保單 隔離納理賠範圍2021-02-22
- 新冠染疫使用呼吸器、肺部手術 保險賠不賠有前提2021-02-22
- 隔離就賠!國泰產跟進防疫神單 不到59歲免花千元2021-02-22
- 渣打推抵利型房貸 利率1.31%起2021-02-22
- 手中「閒錢」無處去?美元存這裡1.68%2021-02-22
- 搶美元高利定存看過來!北富銀推二周1.68%限時開跑2021-02-22
- 長期使用呼吸器、肺部移植手術 重大傷病險都有保障2021-02-22
- 更便利!台銀推LINE Pay Money繳學費服務2021-02-22
- 專家教你保/後疫情時代 二險不可少2021-02-22
- 年終獎金三分法…把錢花在刀口上2021-02-22
- 年終獎金投保 三族群大不同2021-02-22
- 保險小百科/業務推薦保單 檢視四大原則2021-02-22
- 1月投資型保單收入成長逾倍 傳統型持續低迷2021-02-19
- 永豐四大神卡出列 最高回饋10%2021-02-19
- 搶當神卡 永豐四卡推出最高回饋10%2021-02-19
- 利率走低、停售效應 1月傳統型保單買氣低迷2021-02-19
- 磊山保經:買外幣保單 先保障後理財2021-02-19
- 美元優利專案來了!存888美元享年息1.28%一個月2021-02-19
- 宏泰人壽推終身醫療 髖關節、水晶體有補助2021-02-19
- 年後紅包理財夯 銀行觀察2月兒童開戶旺2021-02-18
- 開兒童帳戶存紅包錢 培養孩子理財成為小富翁2021-02-18
熱門文章
- 七成台股基金 打敗大盤2021-02-25
- 超額責任險國道倍增型 行駛國道更安心2021-02-25
- 晨星基金獎 摩根大贏家2021-02-25
- 消費基金 後勁十足2021-02-25
- 港股大跌現搶購潮 統一恒生科技ETN逆風狂賣 市值創高2021-02-25
- 陸股靚 優選科技族群2021-02-25
- 台股操作難度升高 基金定期定額布局2021-02-25
- 美特別股三優勢 分批進場2021-02-25
- 印度股有料 長線買點到2021-02-25
- 健喬聯手瑞士諾華藥廠 授權引進肺阻塞用藥2021-02-25
- 陸股中小板ETF 題材一波波2021-02-25
- 陸高收債 投資價值浮現2021-02-25
- 越股動能強 伺機進場2021-02-25
- 基金主題式投資 躍居主流2021-02-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