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月入8萬元才夠養個孩子! 可怕的是,台灣生育率真實數字比你想像還低!
本周小花平台以低生育率為切入點,同步探討台灣年輕人不敢、不想生最大的阻力為何?養兒育女真的大不易?不只是經濟上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下定決心生孩子後,要如何安排自己的保險規劃,優先照顧好自己也能保障孩子的權益?
不敢生?雙薪家庭認為要有8萬元月收入才夠養一個孩子
據了解,國內有許多年輕人因為薪水低、賺不多而不敢生育,「每個月賺的錢都不夠用了,哪敢生孩子?」這也成為生育率持續下降最主要的原因。
根據人力銀行公布的一項調查指出,國內有多達8成5已婚、已生上班族是雙薪家庭,一般認知家庭月收入平均要達新台幣近8萬元,才夠養一個孩子;至於已婚尚無子女的上班族之所以還不想要孩子的首要原因就是「擔心養不起」,其次是「不想改變現有生活模式」。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日益龐大的不婚族群與已婚者的想法也差不多,除了沒有合適的對象外,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經濟問題「薪水只夠養活自己」,而遲遲不敢踏入婚姻。
經常聽到台灣年輕人不婚、不生,持續低迷的生育率更是讓政府傷透了腦筋,並衍生為國安問題,究竟台灣的少子化現象有多嚴重?如果依照國際定義來看,平均每名婦女僅生下1.5個孩子,生育率就算是「低」(low),再往下探僅生下1.3個孩子,生育率則是「超級低」(lowest)。
根據「世界人口綜述」(World Population Review)網站最新公布「燒燙燙」世界各國生育率排名,台灣在全球200個國家中「倒數第1」,平均每名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與生育率第1名的西非國家尼日相較,每名婦女平均生下7.153個孩子,明顯凸顯出少子化問題。
晚婚晚育,婦嬰保障不可少!婦女險、婦嬰險怎麼選?
先撇開不敢、不想生孩子的各方面疑慮,鑒於國人有愈來愈晚婚的趨勢,使得高齡產婦愈來愈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產婦生產風險。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醒,產婦高齡化相對提高新生兒罹患先天性重大殘缺的機率,「有計畫孕育下一代的新手爸媽們,最好提早做好保險保障規劃,幫小孩檢視保障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回頭看看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不論是否為高齡產婦,就算是適齡懷孕,優先挑選保障範圍較為廣泛「同時涵蓋母體與腹中胎兒的「婦嬰險」,除了母體懷孕、生產過程的風險、生育保險金外,還多了嬰兒先天性重大缺損的保障,諸如: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代謝異常、唇顎裂(兔唇)……等,可以說是一種結合身故、完全失能、重大疾病及新生兒先天性重大殘缺的女性專屬保單。
除了「婦嬰險」外,目前市場上專為婦女與新生兒設計的保險商品還有「婦女險」和「胎兒險」,其中「婦女險」只有保障懷孕母親,像是女性常見且好發的疾病諸如:乳房重建手術、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特有器官癌症等,都有納入保障範圍;尤其需特別留意的是,「婦女險」的保障項目通常只限定未懷孕婦女,不包含懷孕或是生育期間狀況。
至於專屬胎兒保單的「胎兒險」只要準媽媽們在18至45歲之間懷孕且未滿30周時投保,就可以讓腹中胎兒出生後獲得包括:住院、住院手術、腦性麻痺、意外重大燒燙傷及「特定重大殘疾保險金」等保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特定重大殘疾保險金」的理賠範圍多屬於國內新生兒篩檢最常發現的重大殘疾項目,諸如: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代謝異常、先天性耳聾及失明……等。
小花平台溫馨提醒:
不論是未來有懷孕計畫或是目前已懷孕中的準媽媽們,建議最好提前為寶寶做好完善的保險規劃「愈早愈好」,甚至在出生前就先買好,最重要的除了可以降低醫療風險外,繳費期滿後還能每年領取生存保險金至保障期滿為止,很適合作為新手爸媽送給即將出生的寶寶最實用的「第1份禮物」!
延伸閱讀:
生育率直直落!台灣出生率全球「墊底」、1婦女僅生1.218人
相關新聞
- 現金回饋3%將成絕響?銀行精準行銷有三招2021-03-04
- 四神卡褪色 福利大縮水2021-03-07
- 信用卡市場邁向M型化 VIP獨享高回饋2021-03-07
- 今彩539第110056期 頭獎1注中獎2021-03-06
- 雙贏彩第110056期 頭獎摃龜2021-03-06
- 信用卡M型化 先擁VIP資格才享高回饋2021-03-06
- 第2季權益再縮水 跌落神壇的四張神卡2021-03-06
- 促進國旅商機 基隆嶼15日起開放登島2021-03-06
- 台新推美元優利定存 3個月期年息0.68%2021-03-05
- 7項保單新規定上路 當心這項影響最大2021-03-05
- 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投保最好「一路買到底」?2021-03-05
- 繳不出保費該怎麼辦?5招教你化危機為轉機2021-03-05
- 兆豐與海悅合作發聯名卡 主打「成家」 加油5.5%回饋2021-03-04
- 一銀首次跨足百貨聯名卡 義享天地聯名卡上市2021-03-04
- 存股還是買保單?小資族花小錢就有高保障2021-03-04
- 隔年續保漲2倍? 實支實付醫療險恐現停售改版潮2021-03-04
- 一銀首次跨足百貨聯名卡 義享天地聯名卡上市2021-03-04
- 永達業務大軍拚增10% 啟動一系列晉升獎勵2021-03-04
- 產險再保禁殺價條款 五度修改2021-03-04
- 銀行賣保險 設三大緊箍咒2021-03-04
- 台新銀行雙狗卡推VIP制 人氣通路最高回饋6%2021-03-03
- 匯價強勢效應 170張保單利率調整2021-03-03
- 買美元保單 盯匯率風險2021-03-03
- 二手愛車撞超跑?防止悲劇的5大車險你知道嗎2021-03-02
- 落實公平待客 台銀人壽成立保戶服務部門2021-03-02
- 用保單扛住未來風險 女性必備這三種保障2021-03-02
- 三成女性是經濟戶長 這三種險要先保2021-03-02
- 水稻保險了嗎? 苗栗最高可以補助到75%保費2021-03-01
- 法布甜支持台灣果農 將擴大採購20噸鳳梨2021-03-01
- 腦中風有多可怕?每5人有3人失能,尤以這個年紀最危險!2021-03-01
- 體傷財損…都在車險國道增額保障理賠範圍2021-03-01
- 保險小百科/評估業者體質 盯資本適足率2021-03-01
- 超額責任險 自駕遊更安心2021-03-01
- 網路投保傷害險 CP值高2021-03-01
- 王道銀3月底前定期定額基金手續費終身一折2021-02-28
- 超額責任險國道倍增型 行駛國道更安心2021-02-25
- 負擔沉重!勞保老年給付占支出九成 破產年限恐提早來2021-02-24
- 勞保財務拉警報!去年收支逆差翻倍達486億元2021-02-24
- 國壽Line上賣旅平險 3分鐘搞定還賺點數2021-02-24
- 中信訂閱式理財搶攻市場 零錢投資服務再升級 2021-02-2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