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壽命延長 用20年準備退休
內政部公布統計,國人平均餘命80.7歲又創新高,長壽不等於好命,根據統計,國人「不健康存活」餘命長達8.8年,國內65歲以上長者對於未來最擔心的問題以「身體健康」比率最高,其次是「經濟來源」,再來是生病時的「照顧問題」;面對越來越長的壽命,保險專家建議40歲開始為退休作準備,讓自己的退休像跳傘一樣,安全著陸。
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建議,想要擁有精彩豐富的「晚美人生」,先掌握不服老二要訣,並搭配醫療、養老、長照、責任等四帳戶循序漸進累積未來。
要訣一是經濟自主不依賴,善用多元保險商品組合,及早做好退休金流與風險保障規畫,強化自身健康與經濟的保障,減緩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要訣二是身心靈保健不可少,充實精神生活,健康自主管理,活出尊嚴與價值。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細細品味愜意的退休生活,除了良好的運動與飲食規畫並進,也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此外維持社會參與、保持人際互動與學習精神,也有助於提高自我的肯定和情緒的紓解,為後期人生創造新價值。
想要避免被高齡疾病或無法預知的意外風險影響老後生活品質,最好及早開始準備,富邦人壽建議至少應從40歲開始規畫,將40到60歲當成退休準備期,此階段首重資產累積,最好以專款專戶方式,透過年金險、類全委保單、失能扶助險、重大傷病險、醫療險、以及健檢服務實物給付型保單等保險商品來組合,讓退休有保障。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養兒已無法防老,單靠社會保險及退休金制度,僅能提供約40%的所得替代率,距離世界銀行建議的70%仍有一段差額,很難達到所謂的理想退休生活。
新光人壽表示,退休像跳傘,來得比你想的還要快,建議以「財富自由」及「健康保障」兩大主軸,建構安全的傘退人生 ,透過「資產累積」及「健康保障」的雙管齊下,及早開始規畫,人人都能輕鬆「閃退」。
就資產累積與配置來說,新光人壽建議可購買利率變動型保險,或透過連結目標日期基金的投資型保單,來強化退休財務缺口,至少給自己20年的時間做好退休理財規畫,活用這兩種類型商品,就能打造較為理想無憂的退休生活。
相關新聞
- 遠航無預警停業 散客保不便險恐無法賠2019-12-12
- 遠航結束營運旅平險有賠?專家:非破產 多數仍有賠2019-12-12
- 遠航無預警停飛 金門縣府籲民航局協調加班機2019-12-12
- 降低氣候變遷衝擊 國泰建構風險地圖2019-12-12
- 渣打銀認為多國將「經濟日本化」 政府得提出投資建設2019-12-12
- AI智能保單健診系統 拍張照就能檢視保障規劃2019-12-12
- 住宅火險 明年起加量不加價2019-12-12
- 調查:台灣人持有保單數全球最高 但自覺保障不足2019-12-11
- 意外醫療險分開買保障多更多!2019-12-11
- 利率低,銀行沒出「息」錢該放哪兒?這樣做圓夢更容易!2019-12-11
- 不抽菸、不下廚也得肺癌?肺癌之於保險面面觀!2019-12-11
- AI智能保單健診系統問世 10分鐘找出保單缺口2019-12-11
- 法巴攻保障型商品 三管齊下2019-12-11
- 保險科技發威 風險評估、理賠及保單健檢都數位化2019-12-11
- 錠嵂保經創舉 AI保單健檢10分鐘就搞定2019-12-11
- 法巴調查:台灣人買保單全球最多張 保障卻不夠2019-12-11
- 調查:台灣人持有保單數全球最高 但保障不足2019-12-11
- 老人保單「錄音錄影」將擴大2019-12-11
- 老人保單要錄音 金管會盼回歸到買保障2019-12-11
- 轉嫁農友生產風險 荔枝保險正式開賣2019-12-11
- 南山人壽持股汰弱換強 11月虧損12億元2019-12-10
- 錢要花在刀口上!良心業務員:真正需要買的只有四種保險2019-12-09
- 保單也要斷捨離!年終健檢3撇步 讓錢花在刀口上2019-12-09
- 營業機車附加險 外送護身符2019-12-08
- 專家教你保/單身買長照險 挑非保證給付2019-12-08
- 四保單 打造外送員「全罩式」保障2019-12-08
- 保險小百科/特定傷病險 定義標準化2019-12-08
- 投資型保單 明年更夯了2019-12-08
- 小保費大保障 該先買終身醫療險或實支實付險?2019-12-06
- 養鱸魚、吳郭魚遇寒害也有保!富邦產險推出養殖水產險2019-12-06
- 全家台鐵24家店舖玉山ATM跨行提款 三次登錄可集咖啡2019-12-06
- 只有強制險不夠!一則車禍理賠案例告訴你:沒有第三人責任險,可得多賠10幾萬!2019-12-06
- 受虐兒激增 小心是為了詐領醫療金、失能金!2019-12-04
- 保單借錢小心百萬保費飛了!揭發6大話術真相2019-12-03
- 脊椎受傷手術要61萬!買2張實支醫療險,竟然免付一毛錢?2019-11-21
熱門文章
- 遠航結束營運旅平險有賠?專家:非破產 多數仍有賠2019-12-12
- 住宅火險 明年起加量不加價2019-12-12
- 渣打銀認為多國將「經濟日本化」 政府得提出投資建設2019-12-12
- 2020迎新局 投顧:WISE投資致勝2019-12-12
- 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拖累油價 貿易不確定性推升金價2019-12-12
- AI智能保單健診系統 拍張照就能檢視保障規劃2019-12-12
- 中信謝宗權:明年投資大原則 控管風險優先2019-12-12
- 便利鮮食背後的祕密 隱藏版台灣之光準備輸出東南亞2019-12-12
- Hahow好學校明年1月底前 完成A輪融資400萬美元2019-12-12
- 經濟展望論壇 中經院院長陳思寬看2020年五大風險2019-12-12
- 降低氣候變遷衝擊 國泰建構風險地圖2019-12-12
- 水缸理論投資 安享第二人生2019-12-13
- 陸股基金迎紅包行情 法人:留意布局機會2019-12-12
- 台股科技商品 全都賺2019-12-12
- 明年股優於債 投資聚焦特別股、新興債2019-12-12
- 北上資金 連20日淨流入2019-12-12
- 12月13日 今日我最亮 2019-12-1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