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54字
美軍突襲伊朗核設施的消息震撼全球,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外資昨(23)日大舉匯出約8億美元,新台幣收盤重貶2.05角,收29.734元,貶值0.69%,為今年2月4日以來單日最大貶幅,成交量為17.7億美元。
在市場靜待伊朗如何回應美方空襲之際,投資人為規避地緣政治風險轉進美元,帶動美元匯價升值,美元指數再度站回99關卡,亞幣則應聲走貶,央行資料顯示,日圓貶值1.3%,為最弱亞幣,韓元貶0.89%,新台幣貶0.69%;星元則貶值0.41%、人民幣貶0.02%。
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下滑0.4%,主要受累於亞幣走弱。不過,以色列謝克爾、埃及鎊等中東貨幣升值,反映市場押注美國加入戰局,有助以伊戰事及早落幕,以及悲觀氛圍未顯著擴散。
新台幣昨日以29.57元開盤,隨後在外資賣超與出口商拋匯壓力下,午後貶勢擴大,終場收在29.734元。匯銀人士指出,中東局勢升溫成為近期匯市焦點,繼以色列攻擊伊朗、摧毀軍事設施並狙殺高階軍方人士後,美軍無預警突襲伊朗核設施,為中東情勢更添緊張氣氛,全球避險情緒升高,大大推升美元需求。
匯銀人士並表示,布蘭特原油價格近兩周大漲,扭轉年初以來跌勢,也加劇市場對通膨與資源安全的擔憂。此外,Fed雖在上周會議中維持利率不變,但會後聲明偏向「鷹派」,強化市場對短期內不降息的預期,更進一步推升美元強勢表現。
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策略師表示,金融市場對美國上周末攻擊伊朗核設施的反應並不大,「美國與伊朗的情勢可能持續變化,持續提升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
市場觀察家解讀,投資人認為衝突僅侷限於中東地區,不會波及全球經濟。然而,如果伊朗果真展開行動,例如封鎖荷姆茲海峽,或攻擊駐紮在中東的美軍,衝突將進一步升溫。
Pictet資產管理資深投資經理人莫洛托娃說:「一切取決於戰事如何演變,事情看來會以小時為單位發生變化。只有在荷姆茲海峽遭到封鎖,情況才會變得十分嚴峻,因為這會衝擊原油運輸要道。」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