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國人外匯投資「親美棄中」 去年人民幣存款減幅創歷年最大

國人外匯投資湧現「親美棄中」風潮。圖為新台幣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國人外匯投資湧現「親美棄中」風潮。圖為新台幣示意圖。(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866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

國人外匯投資湧現「親美棄中」風潮。中央銀行今(16)日公布,去(2022)年12月,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下滑至人民幣1,952.05億元,全年大減人民幣366.55億元,減幅高達15.81%,為歷年最大紀錄。

國銀在2013年2月正式開辦人民幣存款業務,上路初期,因人民幣具雙率雙升題材,一度吸引民眾蜂擁搶進,資料顯示,2014年全年,國銀人民幣存款暴增人民幣1,196億元;不過,這股熱潮很快退燒,到了2015年,人民幣存款年增金額已縮減至人民幣159億元。

自2018年以來,人民幣存款餘額連五年縮水,存款規模也從逾人民幣3,200億元高峰,衰退到去年12月的人民幣1,952億元;去年全年減幅達15.81%,為開辦以來最大。

央行官員分析,去年美國聯準會激進升息,使美元雙率雙漲,吸引投資人轉投美元懷抱;相較於身價大漲的美元,中國大陸受到疫情衝擊、景氣明顯下滑,人民幣匯率也低迷不振,導致投資人興趣缺缺。

央行官員表示,「國銀人民幣存款業務開辦已經十年,算是很成熟的業務了,去年存款餘額減幅較大,主要是過去這一年,人民幣不論是利率或是匯率,都未能比美元等幣別更具優勢,民眾對人民幣就沒那麼熱中。」

央行今天公布,去年12月,銀行人民幣存款餘額失守人民幣2,000億元大關、減至人民幣1,952.05億元,連五月下滑,並為2014年以來的九年新低,月減人民幣78.17億元。

其中,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存款為人民幣1,665.23億元,月減人民幣58.66億元。央行外匯局副局長洪櫻芬表示,DBU減少有三個原因,第一是電子大廠將人民幣投資所得、貨款收入轉換成新台幣使用;第二是有基金公司匯出人民幣款項,用以投資國外的人民幣證券;第三是公司使用人民幣存款支付進口貨款。

洪櫻芬指出,去年12月的DBU,不論個人或法人,人民幣存款均為減少。

在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部分,央行指出,去年12月,人民幣存款為人民幣286.82億元,月減人民幣19.51億元,減少主因有二,包括有製造業廠商進行對外的融資貸款,以及匯出人民幣款項進行資金調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台幣開盤升4分 為30.7元
下一篇
新台幣貶3.3分 收30.728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