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惠譽授予三信商業銀行 國內評等為A-(twn)與F1(twn)展望穩定

本文共1253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授予台灣的三信商業銀行(三信銀)的國內長期評等為A-(twn),以及其國內短期評等為F1(twn)。 其國內長期評等展望穩定。

惠譽指出平等理由為:

受自身信用體質驅動:三信銀的國內長期評等A-(twn)反映其於台灣國內評等範疇中發生違約的可能性低。該行的評等取決於自身的信用體質,並受限於其有限的市場地位及集中的業務模式。儘管如此,預期三信銀將維持穩定的財務概況,儘管其市場地位和規模較小。

經營環境可抵禦關稅上調的影響:台灣的經營環境分數還有充足的空間應對美國加徵關稅帶來的壓力。全球對台灣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相關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加上台灣在這些領域的領先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應能部分緩解關稅上調帶來的壓力。惠譽授予台灣的經營環境分數為'a',與'a'類別的隱含分數一致。

專注中小企業及消金客戶:與台灣同業相比,三信銀的放款較集中於為更易受經濟壓力影響的類別,例如小型企業及個人放款。由於該行資本基礎較小,因此其專注於服務小型企業和個人客戶,且其業務主要集中在台中地區。儘管如此,該行充足的抵押品及台灣穩定的經營環境部分緩解相關風險。截至2024年底,該行擔保放款比率為 82%,且多數以不動產作為抵押品。

資產品質風險適度:三信銀高度集中於小型企業和個人客戶,尤其是不動產相關產業,這限制對其資產品質的評估。儘管如此,三信銀較高的擔保放款比率及一致的授信標準,加上台灣穩定的經營環境,應能為其主要資產品質指標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撐。預測直至2026 年底,三信銀的減損放款比率將微幅上升,但由於該行對受美國關稅影響的產業之直接曝險有限,其壓力應屬可控。

獲利能力穩定:惠譽預期,2025年至2026 年間,三信銀的營業獲利/加權風險性資產比率將維持在 0.8%-0.9% 的穩定水準。這是因為該行的淨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穩健成長,加上信用成本下降,有助於抵銷資產負債表成長及實施巴塞爾資本協定三(Basel III)最終方案導致其加權風險性資產增加所帶來的影響。該行在2021年至2024年間的四年平均營業獲利/加權風險性資產比率為0.9%,低於同業平均的1.2%,主要受限於該行較弱的市場地位。

高於同業的資本水準:三信銀的普通股權益第一類資本(CET1)比率由2022年底的11.1%增加至2024年底的12.3%,主要得益於股東現金增資和內部資本生成。在穩定的獲利能力及溫和的放款成長支撐下,預期該行的核心資本水準將維持在高於同業CET1比率的平均水準(截至2024年底約為11.6%)。預期巴塞爾資本協定三最終方案的實施對其核心資本緩衝的影響有限。

存款業務規模較小:三信銀存款業務規模較小限制惠譽對該行資金和流動性狀況的評估,因該行較小的存款市場地位使其流動性相較於其他存款市佔率較高的同業稍弱。儘管如此,惠譽預期該行仍將維持穩定的資金和流動性,主係受該行穩定的存款業務及台灣整體充沛的系統流動性所支撐。三信銀客戶存款約占其資金總額的99%,預期該行的存放比將維持穩定於2024年底80%的水準。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街口支付董總親上火線提四點聲明 資金受信託保護、呼籲商家繼續合作
下一篇
八壽險責任準備金釋出2,100億 將於半年報揭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