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0字
考量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較為激烈,金管會督導期交所參酌國際作法,規劃調整三階段漲跌幅機制,並在今日宣布,預計自114年6月23日起實施,其中,金管會亦參酌國際主要期貨交易所,例如韓國與新加坡的冷卻時間多在5分鐘內,因此,針對所有適用三階段漲跌幅機制的商品,冷卻時間由現行10分鐘縮短為5分鐘,以提升價格反應速度。
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指出,考量現行期交所的「布蘭特原油期貨」觸及三階段漲跌幅次數較多,適度調整布蘭特原油期貨第一、二階段漲跌幅限制,由現行±5%、±10%放寬為±7%、±13%,使其更快反應國際油價市況,以強化商品的國際競爭力;至於第三階段漲跌幅仍維持±20%不變,以兼顧國內期貨交易市場的穩定。
我國期貨市場自87年推出第一個期貨商品台股期貨以來,期交所逐步發展多元化商品,範圍擴及國內外股價指數類、商品類、個股類及匯率類等期貨商品,提供交易人更多避險管道及交易機會,促進我國期貨市場蓬勃發展。
為兼顧價格反應效率及價格穩定,期交所自105年6月起實施三階段漲跌幅機制,目前上市的國外股價指數期貨、匯率期貨、商品類期貨及選擇權等商品均適用,其運作方式在觸及漲跌幅限制時,進入冷卻時間10分鐘,於冷卻時間內僅能在原漲跌幅限制內交易,其目的在於盤中價格漲跌幅度過大時,有一段冷卻期間能讓交易人再次思考價格合理性,現在證期局將冷卻時間由現行10分鐘縮短為5分鐘,以提升價格反應速度。
黃厚銘也說明,國外的ICE由於沒有訂三階段漲跌幅,往往能更快速反應價格變動,例如,2022年3月布蘭特原油價格曾大跌,因此ICE很快就充份反映資訊,但台灣有三階段的限制,所以價格在反應上就很慢;至於為何第三階段不放寬?黃厚銘表示,證期局也考量到期貨的保證金交易和代沖銷,和散戶投資人至關重要,不希望投資者面臨過大的市場動盪風險,因此儘管放寬前二階段漲跌幅,但第三階段不放寬。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