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產險業史上第二大罰單!明台產遭重罰900萬 金管會:內控失靈

金管會今宣布處900萬罰鍰、要求明台產需議處失職者並提出具體有效內控改善措施。 聯合報系資料庫
金管會今宣布處900萬罰鍰、要求明台產需議處失職者並提出具體有效內控改善措施。 聯合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704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明台產從2023年起,就出現遲估、短估任意車險賠款準備金的情況,違規行為長達近兩年,更遍及各分公司,金管會認為此違規行為是全面、系統性缺失,已嚴重影響財報,今宣布處900萬罰鍰、要求明台產需議處失職者並提出具體有效內控改善措施。

這也是產險業史上第二大罰單。第一大罰單是和泰產挨罰1,140萬元,安達產900萬元,明台產並列第二大。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遲估及短估都會影響準備金數字,等於是少提了準備金,若以2024年財報來看,少提了5.75億元,就是稅前盈餘多了5.75億元,這部分明台產險已補上了,財報也不用重編。

全案是明台產內部人員做報表檢核時,發現賠款數字異常,開始啟動內部調查,才發現賠款準備金有低估狀況。

金管會也進一步做專案金檢,發現從2023年就有此狀況,且遍及各分公司,且遲估、短估賠款案件占總年度理賠案件高達四成。

這顯示明台產未落實內部查核,甚至認為該案件是低度風險也沒列入內部稽核,「明台產長期漠視內控程序」。

依明台產內規,受理賠案後需在3至7個工作天輸入系統做估列,但明台產超過這時間才估列,例如上月初賠案卻到隔月才輸入至系統,影響是跨月,甚至是跨年。

短估則是例如理賠單據是10萬,但輸入卻只有7萬,短估了3萬元。延遲估列和短估,都會少提賠款準備金、影響財報,等於財報被美化。

蔡火炎說,明台產去年8月調整賠款準備金時,已知是內控不良導致作業缺失,但卻延遲到同年10月底才做重大偶發事件通報,顯示未審慎檢視其嚴重性。

金管會晚間作出懲處,其中違反內稽內控制度共裁罰780萬元,違反重大偶發通報則裁罰120萬元,合計900萬元。與安達產險並列產險業歷年第二高罰鍰,僅次於和泰產險1,140萬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永豐期貨聯手刑事警察局創新合作 強化全民識詐力
下一篇
TISA 基金最快7月上路 民眾可打造退休準備第三支柱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