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新募 ETF 爆 IPO 亂象 金管會查 20家業者涉要求員工承擔責任額

金管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552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金管會昨(13)日證實,已接獲逾百封檢舉信,指稱有20家金融業者涉嫌要求員工承擔新募ETF「IPO責任額」,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說,將請相關公會做三大調查,包括是否落實對客戶KYC與KYP、業務員酬金制度,及「回單」機制。

這20家遭檢舉的金融業,包括10家券商、9家投信和1家銀行。檢舉信多指稱因這些金融業者,要求員工承擔新募ETF的IPO責任額,及投信與券商間的「回單」操作,迫使員工對投資人不當銷售。

黃厚銘說,將做三大調查,一、金融業對投資人銷售,是否有嚴格落實KYC(認識客戶Know Your Customer)、KYP(認識你的商品Know Your Product),二、業務員酬金制度,除財務指標外,是否有考量非財務指標。三、券商與投信間「回單」狀況。所謂「回單」是指,如A券商替B投信推ETF募集達標,B投信買股,就會集中在A券商下單。

黃厚銘坦言,券商、銀行對投資人銷售商品時,本來就需做好KYC和KYP,這些都要嚴格落實,包括要了解客戶風險承受度、客戶投資風險屬性,才能提供適合的金融商品。

金融業對業務員的酬金制度,也需考量非財務指標,換言之,金融業不能只看達成目標績效,也需看是否有符合法遵、是否造成客訴等。

金管會已請券商、投信顧公會做進一步了解,需等公會做調查後,再看下一步如何處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預期美國今年難降息 董瑞斌指示兆豐銀三大方向調整財務投資策略
下一篇
川普快看公式 楊金龍解題 美國巨額貿易逆差根本問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