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獨家/凱基金控擬以296億併安泰銀 隆力對決宏泰將登場

本文共1240字

聯合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即時報導

繼永豐金控併購京城銀行之後,最新的「金銀併」浮上檯面,這次主角是凱基金控和安泰銀行。據知情人士透露,凱基金控對於安泰銀行的併購談判,已緊鑼密鼓進入最後階段,整個出價的架構已向二大股東隆力集團和宏泰集團提出,整個交易規模約296億元,目標是今年股東常會要通過合併案,但現在傳出隆力和宏泰二大股東意見分歧,使該案直接訴諸董事會用投票來對決的可能性升高。

據了解,凱基金控出價的架構同樣是讓對方大股東出場,永豐金併京城銀採取現金搭換股,但根據可靠消息人士指出,凱基金併安泰銀則是採取「普通股與特別股各半」的架構來進行,普通股約占49.7%,特別股占50.3%,而且特別股的股價轉換發行價訂在21.2元,特別股的股息為一年配發3.75%,另外再搭配普通股的換股,整個交易規模在296億元左右,每股出價約當安泰銀行股價15元。

一位知情人士形容,隆力集團的態度是因「急著出場」而接受凱基出價,宏泰集團則沒有出場壓力,因此對凱基的出價仍有意見。

據指出,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並非不願接受特別股,但有兩點意見,一是認為轉換價格的訂定,倘若股價持續低迷,日後很難有轉換出場的機會,等於沒有流動性,二則是認為股息才配發3.75%,考量近幾年來中央銀行升息後,整個利率水準都上升,但這次股息不要說沒超4%,甚至比起3、4年前國票金擬娶安泰銀當時提出的配發股息3.85%還要低,形同「隆力集團急於出場的壓力,等於傷害其他股東的權益。」

尤其特別股的設計,往往對於併購一方具有「防衛性」的效果,併購一方若持股比率不高時,就會用特別股的機制來限制被併一方的大股東的「表決權」,進而防止原本就不高的股權再被稀釋。

一位林鴻南的業界友人即指出,林鴻南並非不願意接受特別股,只是他認為,既然凱基金要全拿安泰銀行的董事會席次,而且不希望前股東有表決權,才設計出特別股的架構來防止股權被稀釋,那麼在轉換價格上應該好一點,不要讓拿到特別股的股東被「困住」,在股利上也應該展現更多併購誠意。

凱基金控如今亮牌,金管會將如何接招,尤其是否同意該案直接透過投票來對決,亦耐人尋味,原因在於宏泰集團並非小股東,而是持股超過33%的大股東。

觀察目前安泰銀行的股權結構,公開資訊觀測站的前十大股東統計顯示,隆力集團合計持股57.7%,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透過堉寶實業、宏泰人壽、寶慶投資、宏佳投資和豐陽投資等集團事業持股15.13%,但事實上,倘若再計入林鴻南其他未入列前十大股東的部位,合計總持股部位已有33%以上。

金管會先前反對國票金娶安泰銀,其中一大原因也包括耐斯集團一派投下反對票,反映金管會看待合併案,仍希望不同派的大股東之間能有共識,尤其是林鴻南持股超過三分之一,金管會基本上希望金融整併儘量透過合意併購進行,使凱基金控勢必取得林鴻南的同意,否則將影響合併案成局的機率。

而就董事會對決的沙盤推演來看,併購案是公司重要大事,必須要三分之二絕對多數才能通過,目前隆力集團僅取得過半席次,要通過合併案,若僅以二分之一多數過關,恐有爭議。

安泰銀行的隆力和宏泰二大股東意見分歧,使凱基併安泰銀直接訴諸董事會用投票來對決的...
安泰銀行的隆力和宏泰二大股東意見分歧,使凱基併安泰銀直接訴諸董事會用投票來對決的可能性升高。圖/本報系資料照片【作者:徐薈,日期:2022-01-27,數位典藏序號:20211202225641237】
凱基金控對於安泰銀行的併購談判,已緊鑼密鼓進入最後階段。圖為凱基金控總部大樓。凱...
凱基金控對於安泰銀行的併購談判,已緊鑼密鼓進入最後階段。圖為凱基金控總部大樓。凱基金控/提供【作者:夏淑賢,日期:2025-03-06,數位典藏序號:20250306180055304】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創業之星選秀 快來報名 國泰挺新創 扮金融靠山
下一篇
家族辦公室商機爆發 台灣投信顧難撐?金管會推 EAM 制度要引新加坡戰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