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86字
金管會保險局提案要求降低保險業者投資ETF的單一上限,尤其是被動式ETF的上限一併大幅降低,引發業界高度矚目,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今日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在周三的閉門公聽會上先交換意見,尚未作成最後決定,將要求壽險與產險公會在4月8日之前提供建議給保險局。
保險局官員說,先前保險局並未對於保險業者投資ETF作出風險分散的管理,僅有證期局對於ETF的投資有相關規定(指依照ETF規模是否超過30億,而有50%、70%不同的單一投資者持有比例限制),如今因應主動式ETF將開放上路,因此保險局擬一併同步檢討被動式ETF的投資比例限制。
保險局官員也強調,先前在法規上,並沒有作ETF的集中度規範,但ICS上路,會有投資風險集中度管理的問題 因此才一併檢討,未來若要開放,對主動式與被動式的ETF會採取平衡、兼顧風險的方式來管理。
保險局的說明表達先前為何將被動式ETF的保險業者投資單一ETF上限,和主動式ETF均一律降至10%的原因。不過,保險業者昨日已在會中力爭被動式ETF和主動式ETF,分別採取30%、10%的標準來管理,其中,後者是採取和現行主動式基金一致的作法來提出10%的比例,能否獲保局最後拍板定案,仍有待觀察。
台灣的全體ETF量能已經排名全亞洲第三,僅次於大陸和日本,而債券ETF更居冠,保險局一口氣拉低投資門檻,茲事體大,保險及投信業者都擔心會衝擊ETF市場,造成賣壓及流動性問題,等於主動式ETF才剛起步,被動式ETF的發展卻被衝擊,此外,保險業者也認為,一般的散戶投資者可投資非投等債ETF,但壽險機構法人卻不能投資,這也很奇怪,因此也爭取保險局放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