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80字
有關在野黨18日召開記者會評論政府政策宣導預算一事,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該記者會內容不僅搞錯預算數字,也罔顧民眾知的權益。
李慧芝指出,3月初有在野黨要求政院針對2024年年中打詐廣告說明成效一事,政院已回覆有關該廣告網路點閱率、無線、有線電視、廣播、戶外媒體等相關宣導擴散效果,對於2025年度總預算覆議案表決後多日才關注到政院宣導成效,且片面只用單一臉書頁面作為評論依據,政院感到無奈。
李慧芝說,該記者會投影片上標示,行政院院本部政策宣導預算在2024年度是「近1,200萬元」,藉此誇大政院原先編列2025年度政策宣傳費用的增幅,不過2024年度行政院的預算書,明列政策宣導預算應為1,558.6萬,這些皆為公開資訊,不應以錯假訊息誤導民眾;此外,行政院政策宣導預算,包括食安、消保,人權、性平等業務,有關本院新聞傳播處部分則包括總體施政、重大事件災害防救、防詐及防錯假訊息等業務,但這些費用早在2025年1月21日經立法院全數刪除,今年行政院院本部連食安、消保相關政策都無法進行宣導。
李慧芝表示,2024年度中央政府政策各部會宣導費用為11億7272萬,2025年度則為14億9,288萬元,增加3.3億餘元,其中主要增加的預算,是為了執行「打詐綱領2.0」政策而編訂的2.4億元;李慧芝強調,詐騙是「不打更詐」,政府必須要透過更全面的宣導教育,讓民眾認識詐騙的本質與樣態,才能提高警覺,進一步增加詐欺犯罪的成本,藉此減少民眾的財產損害,今年以來受理案件數以及財損金額都持續下降,不過打詐的相關宣導費用也遭立法院刪減4800萬元(其中行政院原編800萬,遭全數刪減)、凍結8千萬元,等於1.28億都無法動支,超過原打詐宣傳預算的一半。
李慧芝表示,為了增加民眾「識詐」的資訊,並宣導「打詐新四法」的相關政策,行政院在去年便透過多元媒體通路,以總經費186萬元針對「投資詐騙、ATM詐騙、網購詐騙」製作三支短片,透過無線、有線電視、廣播、戶外與網路媒體擴散,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達反詐騙資訊。其中,製作廠商所提供的加值回饋通路包括媒體新聞網文字宣傳觸及1,500,889人次,媒體新聞網廣告版觸及1,516,713人次,電視廣告露出觸及37,758,000人次;這些僅為廠商提供通路。
李慧芝強調,本案主要推廣通路為政府各部會自有公益資源推廣,超過600案次於官網、社群、戶外媒體、LED/LCD等曝光,行政院也提供合輯予地方單位協助宣導約650案,並透過4家無線電視台8,500檔次、有線電視500檔次露出,在野黨只用單一臉書頁面計算觸及率,流於偏頗、片面,政院對此感到無奈。
李慧芝強調,政府與國人對於詐欺犯罪都深惡痛絕,行政院會持續善用公私協力資源,讓打詐資訊傳播至更廣泛群眾,讓民眾能夠更加瞭解詐騙的危害、進一步提升對於詐騙犯罪的警覺性,政院對於打詐的相關宣導費用遭到立法院刪減4,800萬元(其中行政院原編800萬,遭全數刪減)、凍結8千萬元一事再次表達無奈,未來會透過合法合憲的救濟途徑,讓打詐政策能夠更順利地推行,保障國人財產不受詐欺犯罪的危害。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