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二次金改看金融整併/蘇建榮、董瑞斌:公股整併難度遠高於民民併

本文共1034字

聯合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即時報導

在2004年的二次金改政策迄今20年之後,台灣要能再找到金融整併的活力,寄望公公併或公民併恐怕很難,民民併因此恐成唯一出口。包括曾擔任財政部長,現任政大國際金融管理學院院長蘇建榮,和兆豐金控董事長也是銀行公會理事長董瑞斌在接受本報訪問時不約而同指出,考量員工的意願和文化的整合,公股併購難度比民民併高得多。

董瑞斌先前就曾指出,若推動公股整併,應該要從金控旗下非銀行的證券、投信、資產管理、創投等子公司作起,而非推動公股銀行對銀行的整併。在此次受訪時,董瑞斌直言,在公股體系,不論是金控對金控,或金控對銀行的整併,都不可能,來自工會的反彈和文化整合都是問題。

蘇建榮指出,金融市場透過整併來追求亞太級的大型銀行,是可以期待的目標,但比起民民併,公公併的難度大得多,因為推動公公併,文化整合及員工意願、工會反彈都是障礙。

蘇建榮和董瑞斌二人都認為,儘管同一個公股體系,但不同金控、銀行之間的文化仍有所不同,實際要推動仍有其難度。

董瑞斌也直言,在現實氛圍下,公股和民營金融機構的合併,不論誰併誰,都不可能,倘若公股併民營,就算出的價格再划算,也會動輒被扣上「圖利」的罪名;至於民營併公股,更會被扣上「賤賣國產」等帽子,這些在20年間不斷試驗都未成功,因此他認為公股現在若要整併,較務實的作法,是推動公股金控之間小型子公司的整合,而且保障不會裁員。

過去擔任財長時期,蘇建榮管理公股事務,可說為所有公股金融機構的大當家,他也指出,公股有其政策任務,這和一般民營機構很不一樣,包括公股銀行資產雖然占全國一半,但相對經營成效並不如民營機構那麼顯著,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在於政策任務的肩負。

政策任務也使公股銀行包括在海外的布局方式,也和民營銀行不同。蘇建榮指出,他觀察像是中信銀布局菲律賓、印尼等,以及國泰世華銀布局越南這些東南亞的布局,都以子行模式、在地客源導向為主,因此其海外布局相對更有跨國影響力,但公股銀行則是從服務海外台商的角度出發,二個體系的思維就有很多不同。

除此之外蘇建榮也指出,公股和民營的文化更不相同,因此也很難融合,也構成未來綜效發揮的挑戰,在蘇建榮看來,文化的融合是綜效發揮的重要前提,否則即使規模變大了,但不能融合、紛紛擾擾,根本無法發揮出綜效。

所以蘇建榮也認為,公民併幾乎不可能推動,但公公併也有上述的基層員工反彈等困難要面對;在未來金融市場推動整併上,蘇建榮則指出,除了規模變大,另外如風險承擔能力、跨足國際市場能是會否真能因此更強,也是另外要考量的重點。

前財政部長,現任政大國際金融管理學院院長蘇建榮。本報資料照片
前財政部長,現任政大國際金融管理學院院長蘇建榮。本報資料照片
兆豐金控董事長董瑞斌。本報資料照片
兆豐金控董事長董瑞斌。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群益證榮獲台北市職場性別平等認證「金質獎」、「創意獎」雙獎肯定
下一篇
中租前11月賺進211億元 台灣、大陸同步下滑 東協衰退25%最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