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壽險業上半年大賺 惠譽:獲利持續性有待考驗

本文共1005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勁傑/台北即時報導

惠譽信評今日表示,台灣壽險業今年上半年總保費年增率為2.8%,但不預期總保費收入在今年底或甚至2025年會有強勁的成長率。反而,更多壽險公司致力於可持續高價值的業務成長。而大型壽險公司上半年淨利自2023年反彈,然而,惠譽認為獲利能力改善的持續性仍有待考驗。

惠譽信評舉辦「惠譽看台灣2024」論壇記者會,惠譽亞太區保險評等資深副總經理吳傑佩指出,保險公司一直為2026年實施的在地化清償能力制度(ICS)與會計準則(IFRS 17)做準備,這對業界有重大的影響並帶來挑戰。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需要積極加強自有資本及財務抗壓韌性,因為在未來制度下,淨值變動對利率敏感度增加。壽險公司策略性地專注業務轉型,提升資產負債管理(ALM) 以穩定財務波動很重要。

吳傑佩表示,金管會今年3月初開放保險業得透過成立特定目的境外籌資事業(SPV)於境外發行具資本性質之債券,這對壽險業的信用狀況具有正面影響;包括有助多元籌資管道,優化資本結構,舒緩保險業者因接軌2026年所帶來的資本壓力。此舉亦有助保險業者減少對台灣資本市場的依賴,台灣保險公司在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籌資方面與全球保險業者看齊。

至於六大壽險公司在接軌前需要增資多少金額,吳傑佩說,可以用現在各公司的資本適足率(RBC)參考,如果已經遠超過法定標準200%,即可以理解為在ICS規定之下承壓能力較穩健。

除了持續積極發行境內或境外次順位公司債券可計入資本以加強TW-ICS 制度下清償能力外,吳傑佩認為,改善基礎利潤是壽險公司的業務策略關鍵。為配合未來制度,壽險公司重點推廣銷售健康、保障型、長期期繳保費產品,提升新契約價值。以提升IFRS 17 和 ICS 制度下有更高的合約服務邊際(CSM) 累積,CSM將如實且透明呈現於財報。

據壽險公會統計顯示,2024年上半年總保費年增率為2.8%;其中初年度保費收入年增13.1%。惠譽不預期壽險業總保費收入在2024年底或甚至2025年會有強勁的成長率。反而,更多壽險公司致力於可持續高價值的業務成長。從獲利角度,大型壽險公司披露上半年的業績,淨利自2023年反彈,然而,惠譽認為獲利能力改善的持續性仍有待考驗。

惠譽強調,壽險業風險資產規模大,加上有大量海外投資,使得其易受到資本市場波動和匯率風險影響。外匯避險管理是壽險公司獲利能力關鍵因素之一,避險策略仍將視市況動態調整傳統避險比重以兼顧避險成本支出及風險控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台企銀股東會/通過每股0.8元股利
下一篇
合併喜事抗空!永豐、京城雙漲 新新併前股東會受矚目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