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22字
滙豐(台灣)銀31日公布,2023年成功攔阻新台幣2,500萬的臨櫃大額匯款詐騙,發現其中「投資詐欺」、「ATM解除分期」、「假網拍」3種詐騙類型為大宗,占所有詐騙類型件數達6成,滙豐銀與伊甸基金會日前在合作舉辦長者防詐騙宣導講座及友善金融活動,特別向長者宣導金融防詐騙及妥善理財的資訊,希望能盡企業社會責任力量,協助長者守護財務安全,遠離金融詐騙的風險。
此外,滙豐銀行為守護客戶財產打造堅實的反金融詐騙防護網,於2023年成功攔阻信用卡交易詐騙潛在損失達新台幣1.45億元,較2022年提升4.6倍,主要原因為滙豐銀行針對詐騙交易態樣如國家、幣別、商店類型、金額、頻次等深入分析,加以精準投放管控措施,因此詐騙攔阻成效顯著。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暨個人金融事業處負責人游天立指出,滙豐銀行盡力防堵金融詐騙發生,全台各分行落實第一線把關,定期重申臨櫃作業關懷客戶提問表之相關作業規範,要求每間分行作業主管確認所有同仁皆了解相關規範並徹底執行,遇到異常態樣業務申辦即時通報,結合系統檢核機制,面對面在第一時間守護客戶資產安全有成。
近年來金融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加上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金融詐騙年長者之受害人數與金額均節節攀升;根據警政署統計,2023年詐騙金額突破88億元,創史上新高;其中,65歲以上因投資詐騙受害者更多達5,331人,較前年成長近28%,顯示長者財務安全愈顯重要。
滙豐銀行與伊甸基金會合作舉辦長者防詐騙宣導講座,宣導金融防騙及妥善理財資訊。游天立表示:「滙豐銀行積極響應政府政策落實公平待客原則,除全力推行友善金融服務,持續優化各項針對高齡數位金融弱勢族群的服務與措施,更聚焦於反詐騙宣導,培訓同仁成為種子講師,傳授正確金融知識及防詐騙技巧;此外,滙豐銀行長期關注未來技能及金融理財能力培養計畫,期望提升客戶、社區、同仁的金融素養」。
講座中,滙豐員工向長者介紹當前金融詐騙樣態,列舉常見行騙手法如個人融資、網路購物、電話行銷等行為存在的潛在金融風險,並介紹實際案件提醒長者提高識別和防騙警覺性,提供相應的預防心法與破解方案進行實戰演練,協助長者切實維護好自身權益。
2024年滙豐銀行針對最新詐騙趨勢,持續動態調整管理策略,以守護客戶帳戶及用卡安全。滙豐銀行並領先業界於銀行官網首頁醒目處置頂防詐提醒,每月定期發送客戶防詐宣導eDM,並針對高齡客群額外於每季加發防詐宣導簡訊,增加對於年長者的防詐守護,善盡金融守門員的責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