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463字
你也是電動車車主的一員嗎?隨著淨零風潮逐漸盛行,2024年堪稱是台灣電動車市場正式起飛的一年,今年前五月的電動車累積掛牌來到11,568輛。而不同於燃油車,電動車雖有其便利之處,但若發生事故所產生的維修費往往比燃油車貴上許多,因此推出專屬電動車的保險勢在必行。《經濟日報》為讀者整理即將在7月上路的電動車保單條款等相關資訊。
- 重點馬上看
- 1. 電動車險和一般車險有什麼不同?
- 2. 颱風釀電動車泡水有賠?後續還須防範這些問題...
- 3. 電動車險的三大關鍵風險
- 4. 保費試算:特斯拉 Model 3 需要多少花費?
- 5. 產險業者、金管會怎麼看待電動車保單?
- - 延伸閱讀
一般車主在購買新車時,常會因為擔心愛車發生事故而產生龐大的維修費,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替愛車保保險,一般車險分為甲式、乙式以及丙式,來替自己在行車安全上多一份保障。
電動車險和一般車險有什麼不同?
而電動車為什麼需要有一個專屬的保險?原因在於電動車常常是一碰撞就造成「全損」,加上電動車有自己本身的特性以及風險,不管是損失頻率、損失幅度,或是發生風險事故的不同類型,都與一般燃油車不同。產險業者也表示電動車專屬保單的推出也讓產險可以正常經營,不會「張冠李戴」,因此正面看待電動車保單的推出。
業者以特斯拉為例,若是發生機械故障,它只能「換」沒有「修」,因此以既有經驗來說,費率確實會有不同,如今就是等保發中心最後精算,讓業界可以有參考的依據,而主管機關每半年都會檢視保險費率,太高或太低都會進行調整,所以只要發生率改善,就不會發生只調漲費率,而不調降費率的情形。
過去,華爾街日報(WSJ)也報導,電動車車主發現他們的新車有個出乎意料之外的缺點:撞車後的修理費用往往很貴。舊金山居民史考特的鄰居去年夏天倒車時,不小心把他的Rivian純電皮卡R1T撞了個保齡球大小的凹痕,他以為送進廠修兩周、大概2,000美元就能修得好,結果帳單總額是22,000美元(約台幣69.5萬元),而且前後共花了兩個半月,不僅耗時更是耗財。
颱風釀電動車泡水有賠?後續還須防範這些問題...
強颱凱米肆虐南台灣導致大量泡水車出現,若電動車不幸泡水,是否有相關保險理賠?答案是有的!根據了解,目前明確針對泡水車有理賠的保險有包含,颱風洪水險、天災事故車體損失保險,以及可單獨投保的泡水車補償險,則是針對汽車泡水損失,保額最高20萬、最低也有5萬。
僅管電動車沒有進氣、排氣故障問題,但強行涉水恐怕還是逃不過後續修繕、導致意外風險,特斯拉大陸官方曾聲明,「特斯拉電池有嚴格的防水等級,可以在雨天出行,但建議涉水高度不要超過輪胎的一半,並緩慢通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則強調,電動車有一定涉水功能,只是絕對不建議這樣做。
另有專家示警,電動車強行涉水,後續可能導致電瓶、電路潮濕引發短路起火風險,提醒駕駛人,近期愛車若要上路,一定要再做進一步的安全檢查,免得落得人財兩失的悲慘情況。
電動車險的三大關鍵風險
電動車險本質也是車險,金管會在4月核定「電動車專屬保單參考條款」,7月起上路,主險比照一般車險外,電動車最關鍵的電池自燃,及充電期間如充電樁爆炸等三大風險全列額外加保項目,參考費率將在第2季底前完成。
產險業者指出,電動車三大關鍵風險,全列額外加保項目,保費恐不便宜,如電動車最怕電池漏液,一旦漏液就會起火燃燒,一燒都600度高溫,噴水都滅不了,直到車子燒盡,幾乎等同全損,是業界最怕的風險。
依金管會核定「電動車保單專屬條款」,僅承保純電動車(不含油電混合車),主險比照一般車險,包括甲乙丙式等車體險、竊盜險、意外險、第三人責任險,額外加保險種則有三項。
一、「車體險電池自燃附加條款」,是指單純電池自燃或爆炸導致車損。
二、「車體險充電期間附加條款」,是指車主在充電時,充電樁爆炸造成車損。
三、「汽車第三人責任險充電期間附加條款」,是指充電時,充電樁爆炸造成旁人、旁車損失的賠償責任。其中車體險電池自燃的車損,若是因撞擊意外,導致電池漏液自燃爆炸,則屬主險的車體險範圍,不能列除外責任。
如兩車相撞(因)、導致電動車電池自燃爆炸(果),該車主若有投保丙式(車碰車)車體險時,就可獲理賠;但若只是車子停在那裡,電池卻自燃爆炸就屬除外責任,車主得額外加保電池自燃車體險,否就無法獲得理賠。
保費試算:特斯拉 Model 3 需要多少花費?
保發中心參考國內經驗資料,最新參考費率已出爐,據了解,電動車甲式車險保費與現行的燃油車費率相同,乙式漲幅約6.7%、丙式漲幅約9.1%,但最終仍回歸各產險公司依自家經驗資料訂定電動車車體險實際費率。
以一輛要價新台幣170萬元的特斯拉 Model 3 新車為例,若以漲幅最大的丙式車體險估算,原先年保費約1.5至1.7萬元,待電動車專屬險上路後,以參考費率估算,年保費約1.63至1.85萬元,等於一年保費支出將增加1,300至1,500元不等。
產險業者、金管會怎麼看待電動車保單?
台灣最熱賣的純電動車,包括特斯拉、BMW、奧迪、Volvo等,目前仍是投保一般車險(屬燃油車條款),產險業者希望純電動車專屬保單問世後,可將「純電動車」納保,才能真正提供合理對價和周延保障。
金管會也指出,電動車與傳統汽車相較,在結構面、動能、維修技術及風險態樣等四大項目都有顯著差異,因此電動車損失頻率(事故發生率)、損失幅度(理賠金額)已無法依循傳統汽車的評估方式,認為推動電動車專屬保單有其必要性。
金管會表示,推動電動車專屬保單,有兩大效益,一、可區隔觀察與一般汽車損失率的經驗資料,據以分析評估符合電動車的風險,二、累積新型態風險的統計值,進而分別就電動車與一般燃油車提供合理對價及更周延保障,公平對待不同風險的車種。
(資料來源:編譯季晶晶、記者廖珮君、戴玉翔)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