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53字
金管會今日發布最新的國銀放款統計,其中,今年8月的民企放款與周轉金餘額分別為18兆0725億元,及19兆0886億元,雙雙創下近十年來新高。
若和上月相較,全體國銀放款8月較7月增加2451億元,為37兆8209億元,年增率為4.7%,其中,國內總分行增加2112億,OBU放款增加180億、海外分行及大陸分行分別增加118億和41億,此外,個人放款則增加1066億。
今年8月的各個放款項目,周轉金增加1480億亦為最高,此外,包括不動產增加846億,不動產增加132億,只有企業投資減少7億。
但存款8月53.9兆,較7月減少,對此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明,主要有四原因,包括8月企金客戶調度資金轉出、發放股利、財務操作需求,以及出口減少使得收到貨款跟著縮水,因此須動用更多存款來營運。
至於周轉金大增最多,林志吉分析,主要和8月為股利發放旺季,企業發放股利動用周轉金有關,另一重要原因即為銀行配合推動疫後振興方案貸款。
不過另一方面,金融業者也表示,出口不佳不僅使得企業動用存款增加,需要更多的周轉金來營運,也會使周轉金放款增加,此外,若進口成本上揚,也需要用更多的周轉金來購料。
銀行局統計,8月較7月放款增量最多的前三大銀行,分別為星展台灣增加1793億、彰銀增352億、合庫增350億元;存款前三大增加銀行,亦為星展合併花旗增加2834億,一銀增加425億、中信增加352億。
而銀行今年前8月獲利3458億元,亦為歷年同期新高,若8月單月獲利523億,為同月新高,林志吉分析三大獲利來源,包括匯率、股債市波動帶來投資及淨收益增加,另外,銀行對投資的處分及獲配股利,或投資部位的評價利益,以及利差擴大帶來利息淨收益。
金融業者也指出,8月不少銀行在領完股息之後,直接賣股落袋為安,也是銀行8月獲利大增重要的因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