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話題系列加開第二季!
空降接班可以嗎?老員工難溝通該怎麼辦?
12位傑出企業二代,揭開繼承者們面臨的三大試煉與四套解答劇本!


不再通知

銀行業蟬聯買債王

本文共42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8月美國公債、美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漲翻天、價格走跌,債券逢「甜蜜價」,銀行、壽險業進出不同調。據金管會統計,8月銀行買債759億元、壽險業卻反手砍137億元,券商也減碼58億元,使8月金融三業買債額縮減到564億元。

累計前八月三業買債規模1兆1,564億元,仍以銀行業連八買達8,849億元占逾七成,續蟬聯「買債王」。

美債殖利率一路飆漲,為何銀行、壽險業卻不同調?金控主管坦言,升息讓銀行業「滿手美元」,急迫去化美元,因此趁債券價格走低、積極進場買債,可賺債息又可在2024年降息時、賺資本利得。

但對壽險業來說,8月保費收入再降、買高息債的新錢少了,其次,美債殖利率走揚、一成帳列在綜合損益(OCI)的舊債恐臨停損壓力,「進少、出多」讓壽險業整體仍呈現減債。

據金管會統計,2023年8月底三大金融業持債部位30兆1,247.6億元、月增1%主因受美元升值推升市價所致,最大宗是保險業持債市值21兆4,138億元,銀行業持債市價則是8兆5,332億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光金法說會/達標!新壽10月底自結 RBC 已符合法令規範
下一篇
元大調升15張保單宣告利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