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外幣保單寒冬!首季新契約收入銳減近千億 占比四年新低

本文共1041字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即時報導

外幣保單買氣寒冬到。美國聯準會(Fed)、澳洲央行升息,以及民眾擔心大陸經濟表現,衝擊壽險公司今年首季外幣保單銷售業績。金管會今(30)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首季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大減近千億元、年減近六成,占整體新契約比重降至42.42%、創四年同期來新低紀錄。其中美元保單、澳幣保單以及人民幣保單首季新契約保費收入,都大減超過六成。

根據金管會數據,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占比的前一波低點,為2019年第一季的39.36%,後續2020年第一季回升到52.53%、2021年第一季再攀升到59.49%、2022年回到62.05%,惟今年第一季驟降到42.42%。

外幣保單保費收入中以美元保單占比最高。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解釋,仍與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美元走強有關,後續必須持續關注美國聯準會6月利率決策,依照歷史經驗,假設美國再升息、美元續走強,美元保單買氣就會下滑。

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第一季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年減61%,降至22.65億美元,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其中投資型降幅最高、年減77%,僅剩下4.74億美元,傳統型年減52%、保費收入降至17.91億美元。

最新統計,壽險業辦理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投資型依序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以及中國人壽,傳統型依序則為國泰人壽、中國人壽、南山人壽。

另外,澳幣保險商品第一季新契約保費收入約0.23億澳元、年減65%,其中投資型保險與傳統型保單雙雙減少,分別年減65%與63%。蔡火炎指出,主因與澳洲央行升息,以及澳幣兌新台幣相對升值,影響保戶買氣。

人民幣保單第一季新契約保費收入約0.32億人民幣,年減66%,其中投資型保險降幅達71%、降至0.26億人民幣,傳統型不降反增、增加兩成至0.06億人民幣。蔡火炎指出,保戶擔心大陸經濟下滑,降低投資人民幣投資型保單意願,但人民幣相對台幣貶值,促使傳統型人民幣保單買氣稍微回升。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首季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Q幣696.7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減985.79億元。

其中投資型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減少最多,年減76%,折合保費收入僅剩下新台幣150.81億元,不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目前辦理投資型外幣保險商品業務前三名保險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富邦人壽以及安聯人壽。

外幣保單傳統型保險保費收入同步下降,今年首季僅剩545.91億元,年減49%,僅剩去年同期的一半,其中保費收入前三高依序為國泰人壽、中國人壽與南山人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刷卡繳稅 各大銀行優惠大車拚
下一篇
旅遊小確幸!7月起旅平險變便宜了 省一杯加料手搖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