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銀行股配息 五家不縮水

提要

法人推算去年數據 三家可能略減 二家需要動用資本公積

法人估算約今年有五家、半數銀行股可維持2022年配息水準(2022年配2021年獲利),有三家股息可能略減,但有二家因股債減損缺口龐大,想配息恐難,可能只能動用資本公積。本報資料庫
法人估算約今年有五家、半數銀行股可維持2022年配息水準(2022年配2021年獲利),有三家股息可能略減,但有二家因股債減損缺口龐大,想配息恐難,可能只能動用資本公積。本報資料庫

本文共79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據十家上市銀行股2022獲利自結數、未分配盈餘、及股債評價減損(其他權益負數)這三大數字來看,法人估算約今年有五家、半數銀行股可維持2022年配息水準(2022年配2021年獲利),有三家股息可能略減,但有二家因股債減損缺口龐大,想配息恐難,可能只能動用資本公積。

2022年股債市崩跌,壓抑了金控、銀行股2023年配息能力(2023年配2022年獲利),金控股受惠金管會准許各金控今年董事會討論通過後,就可拿資本或法定公積等配息,但銀行股可沒這麼幸運。

推薦

依金管會2012年6月函文規定,獨立銀行業想拿資本或法定盈餘公積配息,必須先事先函報金管會。

根據法人估算,五家可維持2022年配息水準者,包括彰銀(2801)(2801)、台中銀、台企銀、聯邦銀及上海商銀,其中彰銀、台企銀和上海商銀因2022年賺破百億元,獲利亮眼,若去年第4季股債減損未擴大,光以2022年當期獲利,就完全足以支應虧損缺口。

台中銀到去年第3季底的「其他權益(股債評價)」虧損僅1.4億元,是上市銀行股中、股債受傷最輕微者;聯邦銀去年賺近35億元、年減逾二成,僅剛好支應股債減損缺口,今年頂多守住配0.15元現金、但總股利恐會較去年腰斬。

另三家股息可能略減者,包括京城銀、安泰銀及遠東銀。其中京城銀去年每股配發2.1元、居銀行股之冠「股息王」,法人估今年恐僅剩1.2至1.4元。

京城銀去年自結稅後純益22.1億元,年減六成,需動用部分未分配盈餘「家底」才能彌補股債減損缺口,若以京城銀老董戴誠志已表態,不拿未分配盈餘加發股息,預料股息將比去年略減。

遠東銀和安泰銀去年第3季底的「其他權益」虧損都約20.5億元左右,因此預料這兩家今年配息額也會下降。

另外兩家高雄銀、王道銀,到去年第3季底的其他權益虧損各達21億元和34億元,以去年這兩家第3季底獲利並加計未分配盈餘數字估算,想配息頗具挑戰。


延伸閱讀

銀行業申報配發 沒那麼簡單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凱基證券成立永續委員會 承諾推動永續政策
下一篇
合庫主辦藍天電腦72億聯合授信 銀行團超額認購2.48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