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央行升息效應!國庫短期籌資成本 14年來最貴

中央銀行。路透
中央銀行。路透

本文共715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

受到中央銀行啟動升息循環影響,今(8)日登場標售的182天期國庫券,得標利率漲至1.042%,創下2008年12月以來、逾14年新高,最終出爐的得標利率也略高於市場預期。

央行統計顯示,本次標售的182天期國庫券金額為300億元,得標利率漲破1%大關,並較去(2022)年2月標售的同天期國庫券大漲0.722個百分點。銀行資調主管說,主要是受到央行去年3月以來四度升息,累計升息幅度達到2碼半,漲幅達0.625%的影響。

推薦

央行統計顯示,本期182天期國庫券得標利率上漲至1.042%,為2008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前次同天期國庫券標售利率高點是在2008年4月,也就是國際金融海嘯爆發前。

由此可知,為對抗高漲的通膨,央行去年啟動升息循環,帶動市場利率走揚,不只個人的房貸利率、企業的融資利率步步高升,就連財政部為調節國庫收支、維持調度彈性而發行的國庫券利率也同步走揚,資金成本還寫下逾14年來最「貴」的紀錄。

央行統計顯示,今天釋出的300億元國庫券籌碼裡,銀行大舉抱回99%的籌碼,僅1%是由票券業搶下,證券與保險業均空手而歸;這顯示,銀行仍有資金去化需求,被視為「無風險」固定收益商品的國庫券,成為銀行鎖定並積極買進的標的。

銀行資調主管指出,農曆年後通貨(指央行發行的紙鈔和硬幣等)陸續回籠,目前市場資金非常充裕,國庫券得標利率較預期略高,可能是受到聯準會主席鮑爾談話影響,使金融機構業者下標時更為謹慎。

據悉,鮑爾日前在華盛頓經濟俱樂部(Economic Clubof Washington, D.C.)主辦的活動上警告,美國通貨膨脹已開始降溫,但冷卻通膨可能是一條漫長而顛簸不平的路,優於預期的經濟數據可能促使聯準會持續升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國泰金控百棟大樓 本周六將關燈一小時
下一篇
物價漲!央行宣布升息半碼 學者:宣示打通膨的決心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