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升息紅利持續 中信金1月賺25.1億元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本報資料照片)

本文共1055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即時報導

中信金控(2891)(2891)今(7)日公布獲利自結數,因主要子公司台灣人壽1月稅後淨損12.03億元,中信金1月稅後純益25.11億元、年減62.4%,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13元。

台壽1月稅後淨損12.03億元、年減127.3%,非因防疫險理賠所致,而是新台幣1月對美元強升6.56角、升幅2.18%,包含外幣資產兌換損益、避險損益及收回2.3億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台壽單月匯兌損失約26億元。

推薦

中信金控財務長徐旻傾表示,台壽1月有數億元的基金與股票配息收入、數億元的保單死差益與費差益,及數千萬元股債處分利益,前述因素支撐下,台壽1月稅後淨損縮至12.03億元。

防疫險理賠不影響獲利 1月仍有13億元餘額

外界關注的防疫險部分,徐旻傾表示,中信金孫公司中信產險1月防疫險簽單理賠約37億元,全數由去年12月底提列的損失準備支應,因而防疫險理賠並不影響中信金1月獲利。

中信產去(2022)年全年簽單理賠141億元,加上今年1月的37億元,簽單理賠金額增至178億元;去年12月底約50億元的損失準備,1月用了37億元後,餘額剩下13億元。

台壽去年已對子公司中信產,一次增資、兩次減增資,中信產董事會也通過向銀行融資15億元以支應理賠。

徐旻傾表示,中信產1月底防疫險有效保單34萬件,有關理賠與提損數字,是按確診率63%估算的結果,因農曆春節期間確診人數攀升,加上政府對於產險公會的訴求:新冠重症才列法定傳染病,態度保守,台壽已做好第四次增資(註第三次減增資)中信產的準備,時間點可能在3月底或第2季。

升息紅利無法立即表現 但明年可受惠

中信金核心子公司中國信託銀行1月稅後純益30.38億元、年增40.9%,延續去年氣氛,中信銀行持續扮演中信金的獲利中流砥柱。受會升息紅利,中信銀1月利息淨收益(NII)年增22%。

徐旻傾表示,升息紅利的完全反應約需一年時間,新台幣部分,假設中央銀行今年停止升息,中信銀受惠可至今年底;外幣部分,因美國聯準會(Fed)持續升息,中信銀可受惠至明年。

中信銀是國內財富管理業務翹楚,今年1月因工作天數較去年1月少了五個工作天,加上資本市場動盪、財管客戶投資意願還是保守,中信銀1月財管淨手續費收入年減將近30%。

至於投資與交易業務(treasury),則因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活絡,加上中信銀的自營及替客戶拋補功力良好,今年1月來自treasury的交易利益,年增逾200%,表現亮眼。


延伸閱讀

中信產因應防疫險理賠 將辦理銀行融資15億元

中信金去年賺336億元 揮別防疫險陰霾、股價大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eTag路邊停車代扣新增花蓮 服務擴及16縣市
下一篇
中租馬國事業將申請上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