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元保單買氣直直落 銷售額年減少36%

本文共773字

經濟日報 記者齊瑞甄/台北即時報導

美元保單買氣持續下滑。據金管會今(7)日最新統計,去年11月美元投資型保單只賣了1.39億美元、美元傳統保單賣了4.33億美元,合計5.72億美元,年減69%,投資型、傳統型及整體美元保單,都下探有該統計來的第二低紀錄。

累計去年前11月美元投資型保單賣了37.78億美元、年減59%衰退最大,傳統型87.10億美元、年減14%,合計銷售量124.88億美元、年衰退36%。銷售業績前三大,投資型是國壽、法巴和富邦(2881)(2881);傳統型則是南山、台壽和新壽。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截至去年11月底,外幣保單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54.61%,相較前一年同期57.29%,「有稍微降一點點,以投資型保單來講,主因是有公司為平衡商品結構,所以減少賣投資型美元保單,改推美元利變商品。」

蔡火炎說,聯準會持續升息,也讓投資型保單保單買氣有下降的情形,另一方面,美元傳統保單部分,也是有受到聯準會持續升息、美元走強,降低民眾購買的意願。

保險業者分析,美元保單銷售量創低,主要受到一、匯率因素,去年初開始美元貶值,台幣一直升值,大家買不下手;二、受到美國升息影響,出現許多替代型金融工具,比保單更具吸引力,因此吸引資金從保單中流出投入其他金融工具。

金管會統計公布,壽險業截至去年11月底,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3,926.15億元,其中投資型保險折合約新台幣1,217.88億元、占比約31%,傳統型保險折合約新台幣2,708.27 億元、占比約69%,幣別部分,主要為美元、澳幣及人民幣保險商品新契約。

據統計,去年前11月澳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1.80億澳元、年減23%,人民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2.41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腰斬,整體包括美元的外幣保單前11月新契約保費收入3926.15億元新台幣、年減28%,主要還有台幣貶值等匯率換算因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國升息衝擊南山壽淨值 尹崇堯:每天經營戰戰兢兢
下一篇
南山:推動上市 努力目標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