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97字
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110年政府提供「家庭與小孩」社會給付1,405億元,年增12.4%,主要原因是為落實「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提高育兒津貼、幼兒就學補助及提高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並增加家庭防疫補貼。
主計總處表示,依國際勞工組織(ILO)對社會保障支出之規範,政府提供「家庭與小孩」之社會給付涵蓋提供家庭扶養小孩及受扶養者之各項給付。110年「家庭與小孩」社會給付1,405億元,較109年增155億元或增12.4%,主因為落實「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提高育兒津貼、幼兒就學補助及提高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並增加家庭防疫補貼等所致,與106年相較,增288億元或增25.7%;106至110年占GDP比重則介於0.62%~0.65%之間。
依計畫型態觀察,110 年「社會救助及福利服務」計畫給付1,313億元,占93.5%為大宗,「社會保險」計畫占 6.5%,主要提供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依給付型態觀察,110年以實物給付880億元,占62.6%為主,與106年相較,現金給付增191億元或增57.1%,增幅遠大於實物給付(增12.4%),致現金給付占比由106年29.9%增至110年 37.4%。
「家庭與小孩」社會給付中,110年屬兒童及少年受益者計1,208.1億元,占家庭與小孩給付86.0%,主要包括就學與教育、育兒津貼、生活扶助與津貼、托育補助及兒少保護與安置等給付,其中「就學與教育」624.5億元(占兒童及少年給付51.7%)最多,其次「育兒津貼」382.0億元(占31.6%),「生活扶助與津貼」102.9億元(占8.5%),前3項給付合計逾9成;與106年相較,兒童及少年給付增325.0億元或增36.8%,主要給付項目以「育兒津貼」增181.3億元或增90.3%較多,其次「就學與教育」增95.3億元或增18.0%,「托育補助」亦增24.7億元或增65.0%。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