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554字
證券暨期貨業新春團拜活動於今(30)日在證交所舉行。隨著疫情趨緩,睽違三年,主管機關、周邊單位及公會終於得以齊聚一堂,共同為資本巿場開啟兔年序幕。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於團拜中首先感謝各證券與期貨周邊單位及公會過去一年的努力,為台灣資本市場奠定良好的基礎,也從五大方向,期勉與會者共同戮力。
黃天牧指出五大方向為:
1. 擴大海外招商引資,深化與國際機構投資人的長期夥伴關係;
2. 協助國內產業與企業轉型升級,期盼有更多創新企業加入資本市場,形塑台灣創新產業聚落;
3. 深化永續發展基礎工程,提升資本市場韌性及競爭力;
4. 加強投資人教育宣導及防制金融詐騙;
5. 期許證券周邊單位掌握國際金融脈動,強化國際合作,讓台灣資本市場在國際發光發亮。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去年受疫情、俄烏戰爭、通膨與升息等事件考驗,我國經濟成長率雖受影響微幅下降,但臺股卻展現非凡韌性,基本面穩健,上市櫃企業營運穩健成長,2022年全年營業收入成長5%,前三季稅前淨利成長9%,超過六成企業持續成長。
2022年資本市場充分發揮籌資功能,上市櫃公司股票籌資金額達3,162億元,加計債券總籌資金額近6,500億元;上市櫃股票總市值及總成交值分別達48.7兆元及71兆元,維持在歷年較高的水準。2022年投資人開戶與有交易人數與前一年度相當,其中40歲以下開戶人數近三年大增86萬人至將近400萬人。上市櫃ETF總資產規模也持續成長,顯示在去年動盪的金融環境中,臺灣資本市場充分展現韌性。
黃天牧在新春記者會曾提到,今年國際政經情勢預期仍然是撲朔迷離的一年。資本市場面臨來自四面八方、各種已知未知的挑戰,愈是這樣的時刻,愈需發揮韌性,並進一步培養自己具備「動如脫兔」的能力。台灣資本市場面對全球交易所競爭,須結合主管機關及各證券期貨單位,共同打一場國際盃的團體戰。危機就是轉機,林董事長從打造新創產業聚落、推動全球企業加入臺灣資本市場、監理推動並重、深耕國際引資、拓展國際關係與提升全球能見度等五個面向,說明國際盃主軸。
去年計有8家企業申請創新板,12家登錄戰略新板,合格投資人數也突破11萬人,未來,將致力於擴大新創產業聚落,同時,也規劃重新界定上市公司產業類別,期能吸引國內外投資人,給予新創企業更高的評價與估值,並吸引更多國際投資人來參與臺灣新創市場。
在推動全球企業加入台灣資本市場方面,當前全球供應鏈面臨重新整頓布局,證交所也將跟著企業到全球布點,扮演台資企業全球經營的堅實後盾。今年2月於越南駐點開始,整合當地中介機構駐點服務與台商組織資源,支持新南向政策。
在推動之餘,對於上市櫃公司的監理,將綜合考量企業所面臨的財務及營運風險,運用AI、大數據輔助市場管理,並隨著內外在環境變化而調整指標控管,期能提升監管效率及健全市場。
揮別疫情陰霾,證交所將重啟海外實體引資。去年已成立投資人關係小組,今年規劃拜訪日本、香港、新加坡及歐美等國家之主權基金、退休基金,及持股或交易占比居前之機構,進行深度的溝通台灣資本市場及產業的發展,並傾聽其建言,期深化關係及與國際接軌。
對於全球主要交易所,將持續深化網絡關係及合作的可能性,尤其是美國、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交易所,既是競爭關係,也是合作夥伴,藉以鞏固台灣於國際的競爭力與能見度。對於金融商品、防詐騙、永續發展及資安等議題,依循主管機關之指導,未來將持續與周邊單位及公會齊心協力,共同營造一個優秀、跟國際接軌的市場。
林修銘以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結語指出,當下台灣資本市場正在腳踏實地、穩紮穩打,積攢成就未來輝煌之實力,並感謝主管機關的指導、周邊單位與各公會的協助,未來希望能攜手共同打一場漂亮的國際盃,為台灣增加更多的曝光,與台灣的產業及資本市場,從台灣走向全世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