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投資型保單 擬設兩緊箍咒

提要

金管會嚴管布局標的 類全委限縮非投等債、新興債比重 保戶自選不可配置

金管會。(本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本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87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

投資型保單投資標的將掀大變革。金管會擬對壽險業新推出的投資型保單,設兩道緊箍咒,一、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投資池配置「非投資等級債基金(原稱高收益債基金)」限10%,加計「新興市場債基金」限20%,二、保戶自選基金平台者,上述兩類基金「全禁」,最快2023年3月底定案。

金管會將在明(13)日邀業者開會討論,據透露,已有業者擬在會中提對案,希望類全委帳戶和保戶自選的基金平台,可擇一設限或禁止,不要一網打盡。市面上的投資型保單將全面受影響,其中又以承作投資型保單較多的法國巴黎、安聯、安達人壽可能衝擊較大。

推薦

壽險業者直言,新制上路後,反降低投資操作彈性、想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基金的保戶,可能會逕轉向銀行或券商購買,進而衝擊投資型保單買氣。

投資型保單有兩大類,一是號稱用小錢就可找投信專家操盤的類全委保單,占整體投資型保單達九成居大宗;另一種是傳統投資型保單,保戶自己自選投資標的、自己操盤,投資標的是「一籃子基金」,也稱基金平台。

2021年投資型保單熱賣5,775億元飆史上新高,2022年因市況差,投資型保單買氣驟降三成,消費爭議卻未減;金管會2022年初就有意,禁止類全委保單再連結非投資等級債基金,引市場反彈。

金管會改以「基金類型」切割,並僅對有投信業操盤的全委帳戶設限,一般民眾自選基金平台,則維持禁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基金、及新興市場債基金」,避免投資風險過高。

官員解釋,投資型保單中,本就可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新興市場債基金、平衡型債券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四大類,這四大類基金又各自可投資一定比例的非投資等級債券。

若把這四大類基金投資在「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比例加總起來,整個投資占比就會非常高,投資風險過高,因此限縮風險較高的前兩類。

依規定,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最低60%需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券,也就是說,幾乎可100%全買非投資等級債券,若不設限,可能保戶滿手都是非投資等級債;新興市場債基金最多抱非投資等級債券限40%,平衡型和債券基金各限30%和20%。

延伸閱讀》

投資型保單配息新規 避免「挖本金」

利變險利潤測試 金管會增訂「公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元保單買氣衰 1月新約保費年減74%
下一篇
中租馬國事業將申請上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