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國泰世華:明年下半年迎反轉曙光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李鼎倫(左)、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右)及資深半導體產業評論家陸行之(中),於論壇現場進行深度對談。國泰世華/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李鼎倫(左)、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右)及資深半導體產業評論家陸行之(中),於論壇現場進行深度對談。國泰世華/提供

本文共1109字

經濟彭博周報 本報訊

國泰世華銀行13日針對2023年度全球經濟與市場展望發表最新看法,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分析,2023年上半年或將是全球景氣下滑最明顯的階段,股市下修的風險仍在,但伴隨通膨、利率、美元指數三大指標迎來反轉,股市氣氛將可望漸進好轉。至於好轉速度,則取決於三大挑戰:供應鏈壓力雖然漸緩,但不確定性仍存在;全球債務壓力,已無擴大性財政政策支撐空間;沒有QE的貨幣政策,資本市場撐得起來嗎?股、債市可能無法像之前迅速的V型反轉。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2023年的市場將是個反轉的年代。國泰世華/...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2023年的市場將是個反轉的年代。國泰世華/提供
林啟超指出,從數據面來看,美國現在的通膨並非在商品面,而是房租及薪資所引發的服務通膨,2023年3-4月美國的租屋成本可能攀升到7.5~8%,而勞動市場明顯供需失衡,薪資短期仍有上漲壓力,意謂第2季後美國通膨將趨緩,但下滑的速度不會很快。

自2022年來,通膨壓力加快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腳步,2023年美國利率可能升至5%~5.25%之間,隨著通膨往下走,美國極可能在2023年3-5月結束升息。話雖如此,市場所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例如供應鏈重組及能源供給的隱憂,皆難以在三、五年間立即有所轉變,加上貨幣政策的遞延效果,企業成本、庫存增加,但訂單變少,使景氣狀況將延遲反應到未來幾季,對於不再QE後的資本市場,復甦狀況可能沒有想像中迅速與樂觀。

股市方面,林啟超指出,2023年初仍有下修風險,全球及美國進入經濟衰退難以避免,加上股市面臨評價低盤及企業盈餘下修,股市評價須待庫存調整改善後,才有向上的空間。債市部分,由於美國兩年期公債利率約4.3%,如果資金有短期停泊的需求且風險承受度較低,短債或許是不錯的考量;而長債則更著眼於一年後可能啟動的降息循環,在此趨勢下,美元指數相較今年更顯疲軟。儘管新台幣與美元的利差仍在擴大,林啟超提醒投資人「當心賺了利差而賠了匯差。」

整體而言,高通膨使全球經濟因升息而出現極大波動,市場普遍預期2023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下半年雖有反轉的機會,但結構性問題非短期可改變。

值得留意的是,在全球化紅利消退,在地化呼聲興起之下,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眾所矚目的美國晶片法案,直接牽動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分工重組,全球投資人無不緊盯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為此,備受台灣投資人關注的年度盛事《國泰世華銀行2023全球投資趨勢論壇》,特別邀請對半導體產業有深度觀察與了解的資深半導體產業評論家陸行之,與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李鼎倫、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同場對談,吸引超過百名財富管理客戶到場,YouTube及官方Line線上直播也湧入逾18萬人次收看。完整論壇影片歡迎至YouTube國泰世華銀行官方頻道點選觀看https://youtu.be/cBJy-MzxlIU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經濟日報攜手彭博,提供您全球即時財經動態、時事分析、名家專欄。一站閱讀,與世界同步。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國銀對日曝險首次滑落第六名 央行官員指這原因
下一篇
銀行跨境融資…慎選案件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