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邀請您體驗經濟日報App,享受最即時的財經推播,重要訊息不漏接。10/15 前登入App,再抽「7-11千元商品卡」,快來下載吧!

離活動結束 最後倒數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6家「不能倒」銀行資本吃癟!僅這家配息指標最穩

金管會公布第三季本國銀行資本適足率情況。(本報系資料庫)
金管會公布第三季本國銀行資本適足率情況。(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1014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金管會公布第三季本國銀行資本適足率情況,俗稱「大到不能倒」的六家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中,到今年9月底僅剩一家中國信託商銀資本比率,仍提前達到2025年標準,配息指標最穩健,其餘五家全軍覆沒。

六家不能倒的重要銀行,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北富邦銀、兆豐銀、合庫銀和第一銀。

這六家關鍵大銀行被金管會要求,比一般銀行更嚴格的資本標準,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須在2025年分別各達到11%、12.5%及14.5%。

去年市況一片大好,這六家關鍵大銀行中、就有五家這3個資本比率都提前達標;今年前三季受股債市崩跌重擊,僅剩中信銀一家留在海灘上,這意味其餘五家銀行或金控未來增資壓力增加、也會影響未來股利發放政策(如多發股票、少配現金)。

據金管會9月底統計,全體本國銀行平均普通股比僅剩10.45%(剔除性質特殊的輸銀和純網銀)季減0.21個百分點、年減1.39個百分點,下探六年同期新低紀錄,更有21家、2/3銀行的普通股比率都低於10.45%,配息指標惡化,壓縮了明年國銀配息空間。

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說,第三季銀行資本適足率下滑有兩大主因,一、今年各國央行升息,金融資產評價損失大增,使自有資本(淨值)成長速度趨緩,二、即便各銀行資本仍有增加,但風險性資產(如放款)成長速度更快,導致整體資本適足率下滑。

在剔除性質特殊的輸銀和純網銀後,9月底全體國銀普通股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各是10.45%、11.74%、13.9%,季各減0.21、0.16及0.2個百分點。

若進一步檢視六家D-SIBs銀行,中信銀9月底普通股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各為11.68%、13.18%、15.02%全提前達到2025年金管會的高資本要求。

其中「配息指標」的普通股比率,中信銀第三季僅較上季略減0.02個百分點,顯示中信銀在第二季嚴控投資減損與放款等風險性資產效果顯著。

其餘五家則以北富銀和第一銀普通股權益,各為11.17%及9.9%較上季不減反各增0.07及0.02個百分點,是六家中「唯二」增加者。

另合庫、兆豐銀和國泰世華銀,9月底普通股比各為9.99%、11.7%及10.41%,較上季各減少0.67、0.22、及0.13個百分點,合庫這波降最多。

一般來說,國銀普通股比率會在第二季最低,之後隨盈餘增加、再慢慢回到正常水準,第四季將會是最高;各銀行下半年都開始降低放款等風險性資產,搶救資本適足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銀行業蟬聯買債王
下一篇
公股銀明年加薪估4%起跳 兆豐、第一、合庫等表態跟進軍公教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