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話題系列加開第二季!
空降接班可以嗎?老員工難溝通該怎麼辦?
12位傑出企業二代,揭開繼承者們面臨的三大試煉與四套解答劇本!


不再通知

金管會示警詐騙新手法 偽裝主管機關要民眾交保證金

本文共669字

中央社 記者謝方娪台北13日電

近期有詐騙集團以境外匯款風險管控或貸款名義等事由,假借金管會名義要民眾繳交保證金或解凍金。金管會今天強調,任何以金管會名義向民眾收取保證金或解凍金的訊息或公文書均非事實。

近期有民眾寄信向金管會反映,自己要贖回某筆境外投資款項時,業者出示金管會名義的公文書,要求民眾先繳交保證金;金管會因此發現,有不法業者或網站以境外匯款風險管控或貸款名義等事由,假借金管會名義要求民眾繳交保證金或解凍金以進行詐騙。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今天在例行記者會提醒,金管會不會要求業者向民眾收取保證金或解凍金,任何以金管會名義向民眾收取保證金或解凍金的訊息或公文書均非事實,民眾應小心查證。

金管會近期發現3大詐騙型態,第一種是詐騙集團以信貸公司名義試探性詢問民眾有無貸款需求,一旦民眾點選網址填入相關個資,就掉入詐騙集團圈套中。

第二種是有詐騙集團以民眾在某某地方金流已遭到控管的說詞,且署名金管會方式騙取民眾信任,讓民眾點選相關網址填入個資。

第三種是民眾在金管會轄管的金融機構以外的境外網站進行投資,要贖回時被非法業者偽冒金管會名義,要求民眾先繳交保證金或解凍金。

林志吉指出,民眾對類似行為是否涉及詐騙有疑義時,可撥打「165」警政署防詐騙專線,查證是否為詐騙集團犯罪手法,或檢具相關違法事證資料,直接向司法檢調機關告發。

林志吉強調,民眾進行任何投資或交易前應慎選合法金融機構,並勿輕易相信來歷不明的社群、通訊軟體訊息、電子郵件及簡訊,金管會已在官網首頁揭示合法金融業者名單、聯絡電話及網址可供查詢,提醒民眾應小心查證相關訊息及連結網址的正確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上萬名客戶個資外洩 金管會重罰上海銀行1000萬
下一篇
開發金法說會報佳音 今年盈餘將正常配息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