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年關近 銀行限縮企業周轉金

提要

業者捍衛淨值 減少高風險放款 加上央行可能升息 市場資金更為緊俏 近年罕見

多家銀行要求企業降低周轉金餘額甚至暫不予動用,導致企業在年關時節被迫拉高利息找銀行協商。(本報系資料庫)
多家銀行要求企業降低周轉金餘額甚至暫不予動用,導致企業在年關時節被迫拉高利息找銀行協商。(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854字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22年即將結束,銀行業趕在年底前進行美化財報大作戰,因應銀行本身淨值與資本適足率(BIS)下滑,對企業周轉金動撥採取限縮,加上央行下周理監事會可能再升息,銀行不得不壓低高風險放款,導致市場資金更為緊俏,近年罕見。

多家銀行要求企業降低周轉金餘額甚至暫不予動用,導致企業在年關時節被迫拉高利息找銀行協商,加上央行下周理監事會可能再升息,銀行不得不壓低高風險放款,以為可能再受影響的淨值、BIS預留空間。

推薦

今年來國銀獲利雖受惠美國鷹派升息、台灣跟進,重啟升息循環而使淨息收大增,挹注盈餘成長亮麗,但升息衝擊銀行持有的國內外債券都承受嚴重評價損失,吃掉淨值也影響BIS下滑。

對銀行來說,除了思考投資部位減損限制明年股利配發的問題,更重要也更緊迫的是,淨值下滑對BIS的影響,直接牽動後續的業務動能甚至信評,因此不得不在年底前展開美化財報大作戰,不論公民營、大型或中型銀行皆然。

大型公股金控高層主管「哀嚎」,希望央行12月別再升息,因持有台債部位再減損,實在受不了。不過,美國聯準會(Fed)年底前仍將續升,台灣央行理論上不會不跟進,銀行只好預做因應打算控管相對高風險放款。

一家民營銀行總經理直言,銀行要把年報的BIS維持好,所以淨值不能再低,就要對放款資產增加控管,所以企業短期周轉金要暫時停借,因為聯貸、自貸案都要依約撥款不能停,只有周轉金可以靈活調整。

影響所及,企業周轉金利率從原本不到2%已經飆到2到3%以上,但即使高利息還是有企業跑來表達要借,因為不少大型行庫這一塊放款都在收緊中。

不願具名的公股行庫高層主管則是表示,銀行要維持或提升BIS,雖然還可以發次順位債,但是放款風險性資產的調節,操作起來成本更低,因此對企業周轉金放款這類屬於無擔保、短期資金,因應財報編製而採取跨月或是跨季的控管,但是企業年關時節本就需要更多現金,所以在供給縮手、需求增加之下,利率因此提高1.5碼甚至更多。

不單周轉金放款,部分大型聯貸案除案件本身較為複雜之外,也因為個別銀行參貸額度可能要數十億元,在年關前的此刻,也增加阻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銀跟進央行升息 27日起1年期定儲機動利率1.59%
下一篇
金融最大咖 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加入生策會顧問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