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08字
金管會日前宣布准許外資拿台股抵押、跟境外金融機構借外幣,以因應海外資金需求或基金贖回潮,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說,此措施並非「救市」是盼外資對台股有中長期承諾。金管會規劃,規劃12月底相關系統將建置完成就可上路。
黃天牧說,當時此措施,外界都說是「救市」,但這非救市,目前外資持有台股市值近四成,有資金需求時,可有此機制去處理,不用透過賣台股,是讓外資對台股有更中長期承諾。
黃天牧說,台灣上市櫃公司第三季獲利3.81兆元,年增14.7%,累計前10月營收35.15兆元,年增9.43%,基本面良好,殖利率也有5.37%。
非財務數字則是近年推動公司治理和ESG,很多外資都會詢問董事會成員是否有多元化,顯示要得到外資肯定並非只是獲利,而是本身在非財務數據上也得到相對進展才得到外資肯認。
證期局長張振山也說,這制度是希望市場上的機制有多元化功能,這個制度後是否減少台股賣超等,我們重點並不在這裡,當然邊際效益多少會有,我們提供外資有一個多元方向操作空間和資金調度方便性,這是變成一個比較有效率的資本市場。
他說,11月至今外資買超了1,800多億元,11月目前淨匯入,目前錢是往台灣這邊跑拉,資金匯入了。這也是連兩個月外資淨匯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