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一張好市多卡打破信用卡4年戰局,國泰、玉山、台新怎麼爭排行?

好市多。      圖/路透
好市多。 圖/路透

本文共2728字

數位時代 李逸涵

COSTCO聯名卡發卡權易主,帶動4年未變的信用卡排名重新排序。在重新洗牌之際,國泰、玉山、台新有哪些規劃?

今年10月,國泰世華丟了COSTCO(好市多)聯名卡發卡權,傳出新主人是北富銀,引發信用卡市場震撼,因為這意味著北富銀很可能將從老五變老三,其他發卡銀行也不敢懈怠,紛紛出招搶用戶,像是台新就針對Gogoro車友推出Gogoro Rewards、玉山也傳出拿下星宇航空的發卡權。究竟為什麼銀行業者要這麼擔心簽帳金額、有效卡量的排行?排行對於信用卡服務又有什麼意義?

推薦

一張COSTCO聯名卡,帶動信用卡排名大洗牌

其實從2019年起,信用卡簽帳金額的前五家排名就未曾有大改動,由國泰居首、中國信託常駐亞軍、玉山第三,台新與北富銀分別是第四與第五。

市場傳出,北富銀以新台幣12億元的權利金,拿下COSTCO的聯名卡新發行權。而據《經濟日報》報導,COSTCO一年的刷卡額高達2,200億元以上,COSTCO店內消費與店外消費各有1,000億元以上。

COSTCO聯名卡發卡權易主,牽動信用卡簽帳金額排行。

若以2021年的數據為基礎推算,全年簽帳金額5,048億元、排名第一的國泰,在失去了COSTCO聯名卡後,等於少了1,000億元的店內消費金額,就算國泰將COSTCO店外刷卡的1,000億元以其他方式補上,還是得拱手把寶座讓給簽帳金額4,800億元的中國信託。如果無法順利補上店外刷卡的1,000億元,國泰就會摔出排行前3名。

反觀排名第五的北富銀,全年的簽帳交易金額3,086億元,如果可以完整地轉移2,000億元的消費力,可以預期在2024年一舉殺進前三名,與年簽帳金額4,539億元的玉山角逐亞軍。

總結來說,COSTCO卡帶來的影響與消費金額都十分巨大,足以撼動信用卡4年不變的簽帳金額排名。

保住市場排名!國泰、玉山、台新陸續翻牌,推新信用卡計畫

除了北富銀帶頭開出第一槍之外,國泰、玉山與台新也嚴陣以待,紛紛在今年公告了新的信用卡計畫。

首先是簽帳金額第一的國泰。今年10月,國泰宣布於2015年推出、定位為數位實驗的KOKO App將於2023年底結束服務,KOKO原有的服務將收攏進唯一的網銀App——Cube。而Cube承載了國泰對信用卡服務的新想像。

「如果沒有App,信用卡就只是一張卡片,App是卡片的靈魂。」國泰世華副總陳冠學表示,讓消費者可以用App自選優惠權益,國泰讓在2021年推出的CUBE卡展現多卡優惠的彈性,搭配刷卡回饋3%無上限的權益,希望原有的COSTCO卡用戶進行內部轉換。

各家銀行信用卡搶市動作

長年位居老三的玉山,據傳以10億元拿下星宇航空的發卡權。星宇航空目前航線、營運規模較其他業者更小,但採取新穎的行銷策略,擁有一群忠誠度的會員、粉絲。日前交機,星宇董事長張國煒親自駕駛飛機回台,就吸引多位航空迷候機。

第四的台新銀行,也在11月與Gogoro合作,針對車友、共享機車品牌GoShare用戶、換電網路PBGN用戶,推出了Gogoro Rewards聯名卡。根據2022年9月金管會最新資料,有效卡量排名第4的台新,距離排名第3的玉山其實只差了只差了40多萬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Gogoro Network宣布用戶數已超過50萬人,如果可以有效將所有PBGN用戶轉換為用戶,有效卡量有望排進前三名。

綜上信用卡新計畫,銀行分別藉由搭配數位工具如App、攜手聯名航空新銳、交通玩家等不同夥伴的方式,展現出對信用卡爭霸戰的野心。

為何銀行超在意簽帳金額、卡友數字?

那麼為什麼銀行業者要這麼擔心不論是簽帳金額、有效卡量的排行?排行對於信用卡服務有什麼意義?

對此,國際數位商業研究所所長戴凡真觀察,在消費、零售市場上,規模對業者代表的是正循環的「動能」。以一般來說零售業為例,只有龍頭零售通路才對供應商有議價的能力。當規模過小,失去議價能力,以較高的成本進貨、企業成本增加,要拓展通路的難度又更高。

對銀行、信用卡來說,簽帳金額或有效卡量夠高,代表「用你的卡的消費者夠多」,品牌商才有意願建立行銷、促銷合作案,提供更多品牌資源,讓銀行對用戶祭出更吸引人的優惠,進而引來更多用戶數與會員,而更多的會員所帶來的數據,也才能在金融業者推動數位轉型時,成為持續推進轉型的燃料。

當下的市場消息中,不論是已被官方證實、尚未被證實的合作案,都要在2023年才會開始有變化。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銀行在使用數位工具時越來越熟練,被視為「獲客」關鍵工具的信用卡商業模式,也在搭配新的行銷科技後,變得越來越新穎。未來的信用卡市場上,將可預期看到更多新的合作或產品組合。

※本文由《數位時代》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拆解財報】好市多年營收破5兆!海外營業額超車美加,在台賺多大?

遠傳延攬電商大將翻轉friDay!滑手機也有「逛街驚喜感」,AI怎麼助攻?

【觀點】消費者真的回到實體了嗎?從美廉社例子看零售業怎麼吃紅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數位時代媒體群》跨越數位與傳統紙本媒體,串連線上與線下的資訊傳遞與實體活動,打造「大社群時代」的科技媒體。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強化營運不中斷 全球人壽獲ISO 22301:2019驗證
下一篇
普發現金 多家銀行提前撥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