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第三方支付防詐 盯11態樣

本文共827字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 /台北報導

礙於第三方支付捲進詐騙與洗錢案例,銀行公會11月提供銀行會員,最新11種第三方支付使用虛擬帳戶異常交易態樣,要求會員銀行注意,主要鎖定虛擬帳戶單筆匯入的金額是否出現異常,包括是否與其本身營業收入不符合、有多筆小額轉出入交易類似測試行為等異樣交易等。

近期第三方支付捲入不少詐騙事件,例如冒名用第三方支付綁定信用卡盜刷,銀行發送1元刷卡簡訊給民眾,就不需要認證可以直接刷,此舉已經被金管會發現,要求明年4月起,各銀行須在OTP簡訊時表態是「綁卡」而非消費,或是發現線上賭博網站透過第三方支付收付款項,金流為第三方支付與銀行申請的虛擬帳號。

推薦

金管會持續降低第三方支付詐騙事件,銀行公會近期提供各銀行資訊, 表示依照金管會函囑,彙整第三方支付業者使用虛擬帳號服務異常交易態樣,給予會員銀行注意,主要分為四大類型。

第一,虛擬帳號轉匯入金額與銀行約定或是其本身營業收入不符合。

包括:1.虛擬帳號單筆轉匯入金額超過與銀行所約定、繳款期限未依與銀行所約定的方式;2.重複提供虛擬帳號予同一買賣家,並排除與銀行約定可重複繳款的虛擬帳號;3.客戶虛擬帳號收款金額與其本身營業收入或資本額不符。

第二,有異樣交易。包括:1.虛擬帳號有多筆小額轉出入交易,近似測試行為;2.虛擬帳號短期間內或夜間有大量或連續多筆以ATM現金存入,累計達特定金額以上或每筆金額近銀行自動化設備非約定轉帳單日限額;3.虛擬帳號久未往來,突有達特定金額以上款項以虛擬帳號存入,且又迅速從實體帳戶移轉者;4.客戶申辦虛擬帳號服務後,立即有達特定金額以上款項以虛擬帳號存入,且又迅速從實體帳戶移轉者。

第三,短時間出現密集交易。包括:1.客戶申辦虛擬帳號服務後,短期間內密集使用銀行電子化服務將實體帳戶款項移轉者,與客戶日常交易習慣明顯不符者;2.客戶申辦虛擬帳號服務後,於短期間內或依客戶性質達一定比例即發生警示帳戶。

第四,如果匯款至虛擬帳號的交易備註欄有可疑字義時,例如賭金、娛樂城等,檢視是否為異常交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瑞信危機和潤寅詐貸案 農業金庫化險為夷、成功避「雷」
下一篇
Live/意外!央行宣布升息半碼 利率「連五升」直播看這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