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40字
虛擬貨幣交易所FTX破產風暴,國內許多年輕投資人受害,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質疑金管會至今無作為,不保障境外交易所在國內的用戶權益,日本政府卻有做出監管措施。金管會今回應表示,FTX在日本設有子公司,但FTX在國內則沒有子公司,強調FTX是在境外,不是金管會核准設立的機構,不適用證券投資人、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或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處理機制。
金管會表示,FTX交易所是在境外,並非經金管會核准設立的機構,相關商品也是在境外提供,投資人應自行評估風險。而FTX在日本設有子公司,在國內則無,日本及新加坡的相關監理措施也未及於境外交易所。
金管會說明,日本金融廳是對在當地取得執照的加密資產交易業者FTX Japan (FTX的日本子公司)發出暫停營業的行政處分,並採取措施保障FTX Japan客戶的權益,相關措施並未及於境外的FTX交易所。
針對新加坡,金管會也表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也於11月21日發布新聞稿澄清,FTX交易所未獲MAS許可且在境外營運,MAS無法保障在FTX交易所上交易的新加坡用戶權益。即使虛擬資產交易所在新加坡獲得許可,目前也只會受到洗錢防制目的的監管,而不是保護投資者。
針對這次FTX事件影響國內投資人權益,金管會再次發出三點聲明:第一,金管會過去已多次發布新聞稿提醒民眾,虛擬資產交易資訊不透明且價格波動大,投資風險高,民眾無論透過境內外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進行交易或私下進行交易,務必提高警覺,謹慎判斷相關訊息的真偽,並審慎評估投資風險。
第二,除「具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STO)為證交法所稱的有價證券,應遵循證交法相關規定外,其他種類的虛擬資產,或由其衍生相關商品,如期權、保證金交易等,都未經金管會核准發行。
第三,這次FTX本事件的交易平台是在境外,並非經金管會核准設立的機構,相關商品也是在境外提供,不適用既有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或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處理機制。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