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34字
受升息、俄烏戰爭、高通膨、中國大陸封城、防疫險理賠潮等五大利空罩頂,重擊金融業獲利。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前5月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3,632.5億元,較去年同期年減21%,又以受台股量縮價跌的券商獲利重摔逾6成最慘。
法人說,市場對高通膨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隱憂不斷高漲,市況前景不明,將成為今年金融業獲利一大挑戰。
金管會公布金融業2022年前5月獲利,三大金融業中,銀行業獲利1,762.5億元、年增4%,證券期貨投信業賺270.99億元、年減54.43%,保險業賺1,599億元、年減30.9%,證券與保險業衰退幅度擴大,僅剩銀行業「一枝獨秀」。
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說,銀行業首季獲利持穩,主因是受惠升息及放款餘額增加,推升銀行淨利息收益所致。
據數據顯示,本國銀行、外銀、在台陸銀、信合社、票金及郵局等六大銀行業別中,以外商銀及陸銀獲利年增各29.6%及45.5%增幅最大,僅票券商獲利年衰33.7%,侯立洋說,主因是升息導致殖利率走揚,票券評價利益縮減所致。
券商、期貨業則受台股量縮價跌,經紀、自營業務收入大減,投信業也因自有資金投資收益憑證產生評價損失,導致今年前5月獲利全陷入衰退。
據統計,今年前5月券商賺197.12億元,期貨業賺17.06億元、投信業賺56.81億元,年減各為61.5%、20.4%、6.9%,以券商衰退逾6成最大,合計3大業稅前盈餘270.99億元、年減54.43%。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券商首季獲利衰退,是因台股量縮價跌,導致券商自營和經紀收入,各較去年大減了183.4億元、及172.35億元;期貨經紀交易量年減9%,使期貨保證金收入下降,投信業則是因自有資金投資收益憑證產生評價損失。
保險業今年前5月獲利1,599億元、年減30.9%,其中壽險業因淨投資損益年減7.6%(或442億元),導致壽險業稅前盈餘降到1695億元、年減23.6%,產險業則因防疫保單承保損失,由盈轉虧損96億元、年減2.03倍最慘。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