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44字
金管會官員說,銀行在客戶臨櫃辦理境外匯款時,一旦銀行經檢核屬警政署彙整疑涉詐欺境外帳戶,將加強關懷提問,防堵民眾遭詐騙而將資金匯往境外。
該預警機制已有五家銀行試辦,預計7月底前全體銀行和郵局都可完成上線。
據警政署到7月3日止,彙整疑涉詐欺的境外帳戶共高達200多個,有六大詐騙手法,假投資、假交友、竄改電子商務郵件、中獎通知、假冒公務機關詐財、及假網拍等,又以假投資、假交友最多。
金管會今(5)日線上視訊召開銀行總經理聯繫會議,聚焦七大議題:中小企業、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宣導理專十誡、友善和永續金融、境內法人在OBU開授信帳戶及推動六大反詐騙。
其中陸續推動六大反詐騙措施,一、防制人頭戶詐騙,由銀行公會彙整銀行業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態樣,納入各銀行內部預警指標,提升銀行辨識相關警示交易帳戶的有效性。
二、強化控管虛擬帳號。官員說,虛擬帳號可能衍生詐騙和洗錢,目前已要求各銀行應落實事前開戶審核、事後監控管理,一旦評估為高風險客戶,得進一步採取控管措施。
三、網路交易安全。金管會要求各銀行對民眾透過網銀或行動銀行做轉帳時,得增設警語;刷卡網購即時通知門檻從5,000元降到3,000元;登入網銀轉帳需採用兩項安全技術(如簡訊OTP重新綁定等)。
四、配合警政署建立「疑涉詐欺境外金融帳戶預警」加強臨櫃關懷。
五、建置「金融資料調閱暨聯防通報電子化平台」希望今年底完成。
官員說,檢警調都有調閱金融帳戶資料的需求,由警政署規劃建置「聯防通報平台」,該平台包括執行署、高檢署、警政署,這三方因犯罪偵防、強制執行等需要,可透過該平台跟金融業調帳戶資料。六是跨部會打擊犯罪,由警政署就新形態與犯罪態樣深入分析,強化金融犯罪防治的有效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