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00字
全球通膨攀高,央行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決定7月6日加發23天期定存單,被市場可以從市場收回更多資金,又可以有更多彈性貨幣政策調控政策以掌握好控通膨與控經濟。為何突然彈性加發23天期?央行官員強調是一次性,主要考量資金調度。
金融業者解讀,央行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一方面要控制通膨,但另一方面又要肩負經濟持續成長,現在公開市場操作難度變高,央行貨幣政策調控要像手術刀一樣精準,如果可以透過更多彈性政策,將可以更精細控制市場資金水位。
推薦
金融市場認為,因台美升息幅度有明確落差,相較美國升息6月升息3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央行6月僅升息半碼(1碼為0.125個百分點),必須動用更彈性的貨幣政策調控工具,以適時在市場收回更多資金,達到控制通膨,並肩負經濟持續成長的雙重擔。
央行昨(30)日預告,將在7月6日增加發行23天期存單,發行利率為0.715%,與28天期發行利率相同,央行指出,是為了改善央行28天期存單於部分日期到期金額分布不均情形,請金融機構就23天期與28天期存單,平均分配申購金額。
央行6月底未到期定期存單來到8兆7,492.9億元,央行每日常態發行的短天期定存單為7天期與28天期,一般來說,過去適逢春節長假,央行會彈性調整發行天期,以因應長假打亂資金調度節奏。
例如今年過年,曾經將28天期調整為22天期以及23天期,而短天期發行金額由銀行提出申購,發行金額不定,並且由央行統一配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