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08字
亞泥(1102)(1102)轉投資的亞東預拌,近期在台灣地區與產、官、學、研各界合作推動下,制訂預拌混凝土產品碳標籤之類別規則(Product Category Rules, 簡稱PCR),完成進行環境宣告的生命週期範疇界定作業程序文件,近日取得國內第一張混凝土產品碳標籤證書,為預拌混凝土朝向低碳甚至碳中和的路徑上,邁出歷史的一大步。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許多國家包括英國、美國、日本、澳洲與加拿大等,也制定碳標籤展開碳足跡相關政策與工作的建置,朝著低碳社會的道路邁進。產品碳標籤就像產品售價標籤一樣,是讓消費者最直接獲知產品碳足跡資訊的標示,有利於讓一般民眾選擇使用低碳之產品,讓環境永續從社會大眾的共識落實到生活採購中。
我國行政院環保署也於2009年開始推動台灣碳標籤的機制,希望透過碳標籤的機制,使產品各階段碳排放來源透明化,促使企業調整碳排放製程,為企業帶來碳排放減產的機會,強化公司品牌商譽,提升消費者對碳標籤產品購買意識,達成低碳經濟的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
亞東預拌經過多次與預拌混凝土同業及專家學者討論,依照行政院環保署審議委員的指導,訂定國內第一版本的「預拌混凝土產品類別規則」,並以無私的精神,讓所有預拌混凝土同業都能依循標準申請碳標籤。此次亞東預拌申請並首獲預拌混凝土之四項產品碳標籤,分別為4000psi之一般配比碳排放量為320kg與低碳配比碳排放量為240kg,減碳25%,及5000psi之一般配比碳排放量為360kg與低碳配比碳排放量為260kg,減碳28%,這些減碳皆獲得認證。
未來與消費者可以簡易地從預拌混凝土建材,瞭解其減碳排放資訊,讓營建業者與消費者在消費採購時,也能對環境及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