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01字
寶佳集團一路走來,投資股票鮮少觸碰股價活潑的科技股,而是以金融股、傳產族群為主,秉持價值型投資原則,投資術不外乎是鎖定營運穩健、公司價值有低估之嫌的標的,進場建立大部位持股,然後長期持有股票,賺取股利並換取獲利空間,這樣的投資哲學,存股族能否效仿?
台股不畏新冠疫情,指數不斷創新高,今年元月指數來到18,619點,指數波段上漲超過1萬點,不少股市小白勇於進場,上市公司獲利創高、增加股利,更吸引大批存股族,而去年獲利爆發性成長的金控股,今年股息同創歷史新高,加上升息重啟大利多,更吸引大批金融存股族。不料第1季股價大漲的金融股,第2季急轉直下,前有全球股債大震盪導致資產、淨值縮水,以及俄烏開戰提列預期信用損失,後有本土疫情高燒引爆防疫保單之亂,恐理賠數百億元,促使金融股自高點墜落,存股族甚或屍骨無存。不過,寶佳集團仍然擁抱金融股,持股似乎並未鬆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