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42字
上市公司三商美邦人壽昨(21)日公布獲利自結數,去年稅後純益10.9億元、年減24.3%,每股稅後純益0.42元、年減31.1%。
該公司財務長曾裕芳表示,今年營運最大重點為,「為接軌兩大國際制度IFRS 17跟ICS做最好的努力跟準備」。
曾裕芳指出,為接軌IFRS 17跟ICS,除了商品面銷售長期來說價值型的保單,財務面去年底董事會已經通過,將辦理現金增資、發行4.3億股普通股,資金預計今年3月底到位。
上述現金增資案目前尚未完成定價,以公開說明書每股8.2元計算,籌資金額約35.26億元,為三商美邦人壽2011年、過去12年來最大現增金額,展現股東永續經營的決心。
外界關注三商美邦人壽為接軌兩大國際制度,2026年之前,是否湧現增資壓力,每年辦理現增將成為常態,曾裕芳對此表示,會持續評估現增需求,沒說一定會或一定不會。
她說,公司為了走長期穩定的發展道路,三年前已經開始在商品面朝投資型保單轉型,今年也會增加健康險、傷害險等保障型商品銷售,以賺取死差益。
三商美邦人壽去年初年度保費(FYP)322億元,較前年增加15%,投資型保單占比達到85%以上,今年目標還是會維持占整體FYP八成以上水準。投資型保單採區隔帳戶、投資損益由保戶自負盈虧,對壽險公司的財務狀況影響較小。
她表示,公司會以投資型保單附加健康險或傷害險的方式來推廣保障型商品,另外,過去有些商品訴求給保戶長期保證,未來保證期間會調整成定期險的形式而非終身險,這些都有助降低公司財務負擔。
國內多數壽險公司喜歡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來因應匯兌風險,三商美邦人壽則是採取向銀行辦理外匯避險的策略,去年底國外投資的資產高達85%都有避險,因為避險比率高,即便去年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僅4.12億元,也暫無增提準備金的壓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