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融業獲利續寫新紀錄?信評:難度高機率小
金融業去年獲利新台幣6756億元,創史上新高,外界好奇今年是否能續寫新紀錄,不過信評指出,去年資本市場熱絡,台股攻上萬六,讓壽險業、證券業賺飽飽,但是考量資本市場波動,今年整體獲利要比去年好的機率非常小。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公布金融三業2020年獲利,銀行業、保險業及證券期貨業合計稅前獲利達6756.58億元,增幅逾6%,為歷史新高。保險業及證券期貨業獲利都成長,只有銀行業稅前獲利3708.2億元,年減362.1億元。
中華信用評等金融服務評等部資深副總經理張書評分析,觀察金控去年獲利結構,決勝點是在資本市場能否賺到錢,這也讓壽險金控包括富邦金、國泰金獲利明顯領先同業,銀行為主體的金控則相較辛苦。
張書評解釋,銀行業賺1元,可能0.7到0.8元是淨利息收入(NII),其他是手續費與交易收入,壽險業賺1元,約0.6到0.7元來自資本利得(capital gain),雖然銀行也有投資,但兩者產業結構不同,去年股市表現太好,不少壽險業投資得宜、逢高調節,加上壽險金控規模大,獲利金額自然亮眼。
不過,張書評直言,資本市場不太可能每年都有這麼好的表現,金融業當然還是會賺錢,但是整體獲利要比去年更好的機率非常小。
進一步觀察銀行業營運展望,張書評表示,去年因為第1季、第2季降息,銀行業淨利息收入下降,去年有半年受影響,但今年面臨的期間是一整年。再者,政府許多紓困貸款措施,雖然期限延長到今年中或今年底截止,但是企業沒有保護傘後,若無法正常還款,就會影響銀行逾放比上升。「今年下半年銀行資產品質的挑戰才要開始」。
國際信評惠譽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黃嬿如則認為,銀行業今年獲利應該尚屬穩定,雖然資產品質下半年可能有壓力,但是惠譽假設今年不會再降息,銀行面臨利差壓縮的壓力應該會減緩。
黃嬿如認為,銀行業今年放款業務應該可以比去年成長,財富管理部分,整體大環境貨幣寬鬆,台商回流對於相關理財產品仍有實質需求,應該可以補上淨利差(NIM)的壓力。
張書評則認為,保險業、證券業今年面臨獲利下滑的壓力會比銀行業大得多。
張書評點出保險業面臨的2項挑戰。第一,資本市場去年表現好,基期高,就算今年資本市場指數不修正、維持相同榮景,要實現跟去年一樣多的資本利得也很難。第二,壽險業商品改革延續,加上今年新契約保費相對較少,保費新買的債券,利率也比去年低,利息收入跟資本利得都承壓。
至於證券業去年獲利創下2012年來新高,達到817億元,年增249億元。張書評分析,證券業受惠去年股市熱絡、成交量屢破千億,根據證交所統計,台股去年新增開戶數達67萬人,總開戶數成長至1124萬人,加上券商都提到年輕世代參與度增加,都對成交量有所貢獻。
不過,今年資本市場能否持續熱絡,張書評持保留態度,他認為除非是特定利基型券商,布局海外業務,如果只做台股,要維持去年獲利水準機率不高。
相關新聞
- 壽險獲利了結 1月大賣台股逾700億2021-02-26
- 墨債助攻 元月國際板債發行量衝高2021-02-26
- 壽險業1月大賺613億 年增163%創新高2021-02-26
- 第一金今年總放款估增8% 海外獲利占比衝45%2021-02-26
- 一銀重啟一段式房貸 目標房貸全年成長5%2021-02-26
- 中租1月獲利15.4億元 每股賺1.12元2021-02-26
- 以房養老降溫 銀行業者點出4大原因2021-02-26
- 金管會關切國票金洽談併購 要了解適法性問題2021-02-26
- 央行:穆迪肯定我匯率政策2021-02-26
- 星展提高永續金融目標 推動發展可再生能源、綠色金融2021-02-26
- 兆豐銀擴張新南向市場 金邊增開支行2021-02-26
- 中信申貸選這招 撥貸最快3分鐘搞定2021-02-25
- 德州首家台資分行 一銀休士頓分行26日開業2021-02-25
- 金融業育才攬才 推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訓2021-02-25
- 保險業1月獲利634億元 創下歷年單月新高2021-02-25
- 匯率政策及總體審慎措施奏效 穆迪調升我主權展望2021-02-25
- 國票金擬併安泰銀 金管會將檢視董事會決議適法性2021-02-25
- 壽險業1月處分台股實現獲利 現金水位上升2021-02-25
- 以房養老女性核貸比率高 銀行局分析2可能2021-02-25
- 壽險業賣得比你早?元月台股破萬六卻減碼持股2021-02-25
- 台康生技等6檔 26日預收款券2021-02-25
- 央行:穆迪信評肯定我國匯率政策及總體審慎措施2021-02-25
- 五大銀行1月新增房貸減103億元 央行官員分析五原因2021-02-25
- 科技部力保基礎科研經費 大專院校配置243億元2021-02-25
- 美元築底 台幣及黃金的關鍵價位在哪?2021-02-25
- 以房養老成長驟降 主要有四原因2021-02-25
- 台資銀行首度立足德州 一銀休士頓分行2/26開業2021-02-25
- 貨幣投資新看點 新台幣升值看不到反轉跡象2021-02-25
- 國票金併安泰銀未先溝通 金管會將查有效性2021-02-25
- 壽險業元月大賺613億元 年增163%創新高2021-02-25
- 國票金擬併安泰銀 金管會將審視董事會通過的有效性2021-02-25
- 滙豐斥資35億美元招募5000理專大軍 衝刺亞洲財富管理2021-02-25
- 助攻新南向 兆豐銀增設柬埔寨金邊桑園支行2021-02-25
- 續攻新南向 兆豐銀行金邊桑園支行開業2021-02-25
- 南山人壽斥資21億元打造淡水沙崙Salon 估2025年完工2021-02-25
- 鄭宗祺任元大投信執行副總兼代總經理 強化台股投資2021-02-25
- 春暖花開 央行邀粉絲共賞「貨幣花」2021-02-25
- 富邦金品牌價值大躍進 全球排行榜跳升60名2021-02-25
- 國票金擬併安泰銀 金管會:財力是審查關鍵2021-02-25
- 富邦併日盛 3/23見真章2021-02-25
熱門文章
- 壽險業賣得比你早?元月台股破萬六卻減碼持股2021-02-25
- 出口商哭哭!海外法人押寶 新台幣短期將升抵這價位2021-02-25
- 新台幣盤中創逾23年半新高 終場升5分收28.256元2021-02-25
- 股票信託給兒子領錢 國稅局:要課贈與稅2021-02-25
- 台康生技等6檔 26日預收款券2021-02-25
- 澳幣、紐元兌美元勁揚 鮑爾鴿派讓商品貨幣更走俏2021-02-25
- 新台幣午盤升5.05角 暫收27.801元2021-02-25
- 新台幣早盤升逾4角一度觸及27.815元 再創23年半來新高2021-02-25
- 南山人壽斥資21億元打造淡水沙崙Salon 估2025年完工2021-02-25
- 五大銀行1月新增房貸減103億元 央行官員分析五原因2021-02-25
- 壽險業元月大賺613億元 年增163%創新高2021-02-25
- 滙豐斥資35億美元招募5000理專大軍 衝刺亞洲財富管理2021-02-25
- 壽險獲利了結 1月大賣台股逾700億2021-02-26
- 國票金併安泰銀未先溝通 金管會將查有效性2021-02-25
- 春暖花開 央行邀粉絲共賞「貨幣花」2021-02-25
- 台資銀行首度立足德州 一銀休士頓分行2/26開業2021-02-25
- 南區國稅局攜手台南地檢署 組逃稅及打擊犯罪最佳陣容2021-02-25
- 央行:穆迪信評肯定我國匯率政策及總體審慎措施2021-02-25
- 以房養老成長驟降 主要有四原因2021-02-25
- 公司虧錢免繳稅 國稅局:有漏報照樣罰2021-02-25
- 第一金今年總放款估增8% 海外獲利占比衝45%2021-02-26
- 熱錢湧入 台幣一度升5角2021-02-26
- 中信申貸選這招 撥貸最快3分鐘搞定2021-02-25
- 法人:新台幣匯率短期看27.6元2021-02-26
- 墨債助攻 元月國際板債發行量衝高2021-02-26
- 一銀重啟一段式房貸 目標房貸全年成長5%2021-02-26
- 以房養老降溫 銀行業者點出4大原因2021-02-26
- 資產公益信託 先報遺贈稅2021-02-26
- 壽險業1月大賺613億 年增163%創新高2021-02-26
- 央行:穆迪肯定我匯率政策2021-02-26
- 兆豐銀擴張新南向市場 金邊增開支行2021-02-26
- 提列法定盈餘公積 有新規2021-02-26
- 虧損企業漏報所得 照罰2021-02-26
- 中租1月獲利15.4億元 每股賺1.12元2021-02-26
- 金管會關切國票金洽談併購 要了解適法性問題2021-02-26
- 星展提高永續金融目標 推動發展可再生能源、綠色金融2021-02-26
- 信託傳承財富 三情況要稅2021-02-2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