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洗錢...專案式金檢 爭評鑑佳績
去年為因應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來台評鑑,金融業忙翻了,監理機關對金融業的開罰也不手軟,APG評鑑最終結果尚未出爐,今年洗錢防制對金融業依舊是一件不可輕忽的大事。
金管會過年前提出今年度十大工作重點,其中之一就是強化以風險為導向的金融業洗錢防制工作,包括今年持續將洗錢防制,列入各類金融業的檢查重點,對於高風險領域,將規劃相關主題式專案金檢,加強查核,以確保金融業有效執行洗錢防制作業。
推薦
金管會官員表示,APG來台評鑑後,仍提出一些金融業實務執行待加強的地方,因此,有必要透過加強金融檢查,督促金融業確實落實,以爭取評鑑最佳成績。
對金融業來說,最大的挑戰是,除了要有效執行洗錢防制作業,以免被列金檢缺失、處罰外,還得注意不能「擾民」。
官員表示,金融機構因應洗錢防制規定,陸續請民眾更新資料,為使相關措施推動順利,金管會已發函請銀行公會針對「低風險」客戶,研議適當簡化措施的實務作法,供各銀行參考辦理,以避免造成民眾不必要的困擾。
金管會也將持續督促金融機構,依風險基礎原則檢視執行細節,妥適執行相關洗錢防制措施。
未來一年,金融業除了持續投入洗錢防制作業外,APG在今年3月18日到20日還會來台灣,舉行面對面會議,對成績不佳部分,由台灣方面拿出證據爭取加分。
而最重要的是,APG最終評鑑結果將在今年7月大會通過,如果評鑑成績不佳,對金融業的衝擊將更大,因此,今年金融業在洗錢防制作業仍鬆懈不得。
相關新聞
- 金融圈:央行可能轉向降息2019-02-19
- 花旗銀豐收 去年大賺129億2019-02-19
- 官員:緊盯數據 充分討論利率政策2019-02-19
- 市場動盪...拓展理財業務變難了2019-02-19
- 國銀捧場 台債多頭氣盛2019-02-19
- 兆豐金拚獲利 四路出擊2019-02-19
- 國銀去年海外獲利創新高 香港占逾半東協連2衰2019-02-19
- 市場觀望央行利率決策轉向 智庫:降息機率低2019-02-19
- 金價創高 台新金投資長看好保值再突破2019-02-19
- 企業併購非萬靈丹 兩年後逾半表現差2019-02-19
- 國壽將斥資4.7億元 投資水資源公司2019-02-19
- 兆豐銀轉型推消金 張兆順:改變從心開始2019-02-19
- 國銀去年海外獲利618.9億元 歷史新高2019-02-19
- 金管會鬆綁規定 租賃業對中小企業融資估增338億元2019-02-19
- 加班工時連3月負成長 勞動市場示警景氣趨緩2019-02-19
- 壽險業調高宣告利率 金管會籲考量財務衡平2019-02-19
- 經濟解析/景氣颳寒風 央行降息的可能性有多高?2019-02-19
- 星展銀行今年將加速推動金融創新2019-02-19
- 打臉新南向?東協十國獲利連兩衰2019-02-19
- 華南今年朝三路邁進 拚財管、財務操作、海外獲利2019-02-19
- 華為小心 美國用這招來封殺洗錢2019-02-19
- 華南金拚獲利 看好證券產險挺身而出2019-02-19
- 施振榮張善政 20日談人工智慧與區塊鏈趨勢2019-02-19
- 跨境通匯巢式交易 喊停2019-02-19
- 兆豐金股價「太低了」 董座叫屈2019-02-19
- 遠銀四策略 鏈結新時代2019-02-19
- 央行14款紀念銀章滯銷 原來是這兩個原因2019-02-18
- 遠東銀新春獲利開紅盤 1月自結獲利成長150%2019-02-18
- 集保結算所獵才 鎖定大數據資安菁英2019-02-18
- 風險大成本高 兆豐銀3月起不再做巢式交易清算2019-02-18
- 老行庫推金融科技 為年輕人打造更方便的APP2019-02-18
- 土銀去年稅前盈餘121億元 連八年破百億元 2019-02-18
- 這位金控老董好專情 金融股只進不出2019-02-18
- 歡迎外資加碼 兆豐金期許獲利成長5成2019-02-18
- 悠遊卡公司 邀請家扶孩子遊台中花博2019-02-18
熱門文章
- 金融圈:央行可能轉向降息2019-02-19
- 兆豐金拚獲利 四路出擊2019-02-19
- 花旗銀豐收 去年大賺129億2019-02-19
- 房市回溫 1月土增稅收衝百億2019-02-19
- 跨境通匯巢式交易 喊停2019-02-19
- 外資獲配股利 不能抵繳2019-02-19
- 利多來了 台商海外資金匯回租稅優惠加碼2019-02-18
- 1月稅收股市、房市兩樣情 房市回溫2019-02-18
- 市場動盪...拓展理財業務變難了2019-02-19
- 兆豐銀轉型推消金 張兆順:改變從心開始2019-02-19
- 欠稅...小心薪資被扣押2019-02-19
- 個人出借款項取得利息 記得全數併入所得報稅2019-02-19
- 遠銀四策略 鏈結新時代2019-02-19
- 購買固定資產溢付稅額 須憑權狀發票申請退還2019-02-19
- 老行庫推金融科技 為年輕人打造更方便的APP2019-02-18
- 經濟解析/景氣颳寒風 央行降息的可能性有多高?2019-02-19
- 官員:緊盯數據 充分討論利率政策2019-02-19
- 國銀捧場 台債多頭氣盛2019-02-19
- 去年稅收 超徵897億2019-02-19
- 稅收五年超徵6,101億破6,000億大關2019-02-18
- 大貨車減徵貨物稅提高為每輛上限40萬元 2019-02-18
- 華南今年朝三路邁進 拚財管、財務操作、海外獲利2019-02-19
- 打臉新南向?東協十國獲利連兩衰2019-02-19
- 金價創高 台新金投資長看好保值再突破2019-02-19
- 國銀去年海外獲利618.9億元 歷史新高2019-02-19
- 國壽將斥資4.7億元 投資水資源公司2019-02-19
- 金管會鬆綁規定 租賃業對中小企業融資估增338億元2019-02-1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