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IPC宣布更名為全球電子協會 開啟全新篇章

本文共1031字

聯合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即時報導

IPC今日宣布正式更名為全球電子協會(Global Electronics Association),開啟全新篇章,同時反映其作為全球電子產業領導者的定位。受「引領卓越電子,共創美好世界」的願景引領,全球電子協會(electronics.org)致力於透過與超過3000家會員企業、數千個合作夥伴,及數十個政府機關的合作,強化供應鏈韌性,推動產業快速成長。

全球電子協會董事會主席暨迅達科技(TTM Technologies)總裁兼執行長Tom Edman表示,「董事會對本次轉型的支持與認可,充分體現了我們的共識:電子產業已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協會的服務範疇早已超越創立初期專注的印刷電路板領域──我們正積極賦能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新世代通訊,及更多新興領域。隨著我們以全新名稱描繪未來方向,我們將持續深化與政府及產業的夥伴關係,促進投資、驅動產業創新,與降低電子供應鏈中斷風險」。

全球電子協會總裁兼執行長John W. Mitchell指出,電子產品如今已是各產業的支柱,使其供應鏈對經濟、政府與日常生活至關重要。我們全新的使命與願景,將使我們能與全球產業及會員更緊密地合作,以提倡電子產品在這持續變動的世界中的重要性。

全球電子協會同時發布全球電子產業貿易流向的研究,該產業目前已占全球商品貿易總額的五分之一以上。主要發現包括:

半導體與連接器等中間投入品的貿易額,已超過智慧型手機與筆記型電腦等成品。2023年,全球電子產品貿易總額達4.5兆美元,其中零組件就佔了2.5兆美元。

中國、越南、印度等主要出口國,同時也是電子中間投入品進口成長最快的國家,顯示全球電子製造的高度相互依賴性。

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使得回流製造與供應鏈脫鉤等策略在可行性上面臨挑戰,因為新興出口國仍高度仰賴來自全球的零組件供應。

Mitchell總結說,「我們的貿易流向分析強調,電子時代的競爭力基礎在於供應鏈的韌性,而非自給自足。任何單一企業或國家都無法獨立運作。電子產業生態系的複雜性,需要仰賴與他者的合作及夥伴關係。全球電子協會致力於透過促進產業、政府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充滿活力且持續成長的全球電子供應鏈。」

全球電子協會支持從設計到成品的完整電子產業價值鏈,涵蓋原始設備製造商、半導體、印刷電路板、封裝與製造服務、線束、材料及設備供應商。協會在比利時、中國、德國、印度、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墨西哥、台灣及美國皆設有營運據點,並在數十個國家擁有業務布局,以支持其會員。

IPC今日宣布正式更名為全球電子協會,倡議全球供應鏈協作,並發布全球貿易流量研究...
IPC今日宣布正式更名為全球電子協會,倡議全球供應鏈協作,並發布全球貿易流量研究。( 路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魏哲家:先進封裝需求強 台積電拚縮小供需差距
下一篇
台積電法說會/客戶需求驅動亞利桑那州二廠 將提前好幾季量產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