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五大力量 驅動融合發明

本文共1121字

經濟日報 科睿唯安

創新因連結而蓬勃發展,綜觀所有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基礎研究至實際應用,新發明皆源自結合多元的跨界知識,例如: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醫療掃描儀和再生能源系統,都匯聚數學家、工程師、化學家和物理學家們專業知識的成果。

此類合作的關鍵,在於整合跨領域的技術和理念,「匯聚創新」的概念因此成為2025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的關注焦點。

科睿唯安的重點發現,60%最具影響力的融合發明來自僅0.01%申請專利保護的機構,為2025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的表揚對象。

科睿唯安每年彙編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表揚引領全球創新的頂尖機構,此報告分析數百萬件受保護的發明,藉此洞察創新領域的現況與未來展望,並強調融合創新對於智慧財產權創造、管理和保護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在2025年的報告中,科睿唯安聚焦驅動高影響力發明與新技術誕生的五大宏觀力量,包括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即改變能源和資源生產、分配及利用方式;福祉提升(Wellbeing),即藉由製藥、醫療和文化技術增進人類健康;高效流動(Mobility),即實現更經濟實惠、安全、快速的貨物與人員流動;全面連結(Connectivity),即資料與資訊的基本傳輸、接收、轉換及儲存;自動化(Automation),即利用軟體、資料處理和人工智慧(AI)提升效率與生產力。匯整這些力量的發明,為開發企業及使用者創造顯著價值,而科睿唯安將這類技術融合的發明定義為重大影響力創新。

在過去25五年間,融合發明占全球總專利申請量15%;然而,透過科睿唯安為全球百大創新機構開發的評分系統發現,近四成最具影響力的發明集中於全球前0.5%的頂尖發明,以及融合發明的成長速度更是非融合發明的兩倍,顯現其日益驅動高價值的發明。

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完整揭示未來成功的樣貌,以及2025年獲獎機構展現卓越表現的領域 — 掌握融合以驅動價值和影響力。

展望未來十年,超級連結將成為定義高影響力發明的主要標準,同時隨著全球經濟、技術和產業互連的逐漸緊密,有助於加速擴散想法、優化協作及無縫整合革新。

超級連結性使企業得以靈活運用全球人才、掌握廣泛資源,並迅速因應技術和市場的變化。隨著技術持續融合,將催化新產品、服務和產業,進一步助力解決氣候變遷、醫療成本等複雜的全球性挑戰,同時,跨領域研究與合作逐步受到重視,擁抱融合思維的企業更能脫穎而出。

工研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是國際級的應用研究機構,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任務。工研院以整合跨域解方,加速產業前進動能,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為解決方案,用科技創新翻轉生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解決方案、創建嶄新市場,引領產業社會邁向美好未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汎德永業:關稅影響購車態度觀望 下半年追業績
下一篇
台積營收月減17% 仍創最強6月 上季未受拖累 達9,337億元新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