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830字
疫情讓很多公司受挫、甚至消失,也讓應對得宜的企業得到養分而壯大,無論是二十年前的SARS,或是前兩年的COVID-19,永信旅行社董事長黃士元猶如變形金剛般蛻變茁壯,疫後手上握有永信、好漾兩副好牌,等著他恣意揮灑,打造無限可能。
拜疫情所賜,黃士元與結識甚久、目前已是好漾旗下大將的Kenji黃至瑋、大頭吳泳澐等人,有了進一步的磨合與了解,進而確定彼此的合作。套一句時下的說法,這並肩的緣起像極了愛情。
黃士元認為,能共事是緣分,就像永信行銷主管企鵝陳淑貞,23歲就跟隨他到現在。認識至瑋、大頭十幾年,過去就覺得他們有特殊的調性與特質,在開始有包機業務時,進一步發現他們會是配合度很高的夥伴。
而真正與Kenji黃至瑋、大頭吳泳澐實質交集,是在百年一遇的疫情期間。「每個公司應對不同,我們很慶幸經過SARS經驗,逐年提撥資金,因此,當遇上疫情,不僅可以因應幾年員工薪資發放,還游刃有餘地做了些佈置。」黃士元自許地這麼說。
好漾在納入Kenji黃至瑋、大頭吳泳澐、阿炮Austin、賽巴斯汀Sebastien等夥伴後,成了一副好牌。黃士元說,至瑋有一手好廚藝,疫情中無法做旅遊,便發想發展其他項目,譬如餐飲、甚至私廚?且至瑋涉獵很廣,從管理、行銷、資訊…乃至餐飲、旅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遇到疫情,大家不得不停下腳步時,正可思考未來的合作。
「我們先開了滷味公司,表面看來是門生意,卻是一個磨合與建立共識的機會。」惜才的黃士元難掩對他們的欣賞,疫後便問他們要不要共事,來好漾一起發展。
即將邁入第九年的「好漾」,最早是做直客、客製團、高端日本線,黃士元在疫後接手並擴大,除了原有商品,再加入長程線,需要更多夥伴。這時,Kenji黃至瑋、大頭吳泳澐等頭腦靈活、才華洋溢的生力軍,便是黃士元為好漾注入的新血,也成為旗下開展高端長程線的主力。
這是一個很好的結合,因為他們點子多、有才華,甚至聰明得有點調皮,黃士元只需要雕塑他們即可。
至此,黃士元對旗下永信與好漾兩家公司,有了鮮明的定位。「永信」本就是做wholesale,是to B市場,雖然有業務部、票務部,但無法做到真正高端客製;「好漾」本就是做高端客製,於是放大這部分,借用Kenji、大頭這群死黨的專才來拓展。唯一相同是後端,包括財務、行銷單位、總務等的共同採購,省去大量人力,專注在creation和業務之上,一起共好。
黃士元在旅遊業的經歷很精彩,是跨世代的旅遊經營者。大學想找一個不同的系來唸,選了觀光系,學生時代便到陽明山國家公園和旅行社、飯店實習。覺得自己適合旅遊業,不只業績做的好,也做過領隊,他認為,帶團是累積資歷很好的機會,會看到不同旅遊型態、不同消費者。
28歲憑著一股熱血,和他的學長、同學開始創業之路,開了知名的旅行社。
35歲後的他不再帶團,全力做creation、企畫、管理的工作,特別是行程規畫。早期台灣行程不多,都是多國之旅,他開始企畫深度旅程,把過去的長天數從13~17天縮短到13~10天,且著手將wholesale的產品精緻化,跳脫制式,開始找一些特別餐廳。在沒有網路、手機的時代,這很吃力,但事實證明,黃士元走的方向是對的。
在當時,同樣跨世代的同行中就屬黃士元最年輕。開創性格的他,把巨匠做上來後,便一個人再去開巨大,唯一帶走的只有現任行銷美編部經理企鵝陳淑貞,而且2013年第一年就獲利,直到疫情前達到最高峰,年營收十幾億元。
黃士元喜歡做行程規畫,早先沒有AI、網路,許多行程都靠自己先去走、看很多書,才能把感覺寫下來;杜拜、希臘、克羅埃西亞…等,可謂一步一腳印。以杜拜為例,早期沒有團體旅遊,他想到用散拼的方式出團,再如撒哈拉沙漠、克羅埃西亞,也是他與團隊率先create出來的。
在同一家公司,總有意見不同,有些人走保守路線、有些人喜歡創新,在離開該體系後,黃士元適巧買下友人已經營30年品牌的「永信旅遊」,2022年整個改組,以前跟過他的夥伴全來支援,近悅遠來下,當疫後解封,大家還缺人手時,這些人力成了他最好的資產,也因為有強大的「即戰力」,公司在23、24年快速成長,成績亮眼。
世事難料,黃士元在2019年每個月可以出上百團、業務量多到難以負荷、必須取捨,原本展望2020年會更好,沒想到遇到疫情瞬間掉入谷底。好不過兩年,現在又遇上關稅問題,人算不如天算。但黃士元認為,只要盯緊市場,不要走偏,即使有外在因素上下震盪,整體的發展趨勢仍會是向上的。
黃士元還有一個堅持,是基層人力的訓練。他要求公司的業務、甚至內勤的OP人力都能帶團,因為沒有帶團,不會知道客人的反應、真正想要什麼。不同於業界,他希望旗下的線控、業務人員都能了解商品、有紮實的訓練,對行程侃侃而談,像說自己的故事一般,如此才有溫度。盡管現在有AI、科技的輔助,但無論時代怎麼變,最終還是要回到人的服務、人的溫度。黃士元思考的,始終著眼在如何提升顧客的滿意度上。
對於旗下最自豪的產品。提到「永信」,黃士元說,去年瑞士走了60團,大概破全市場紀錄;其他像杜拜商品,一年可以走2千人,也是許多同業跟不上的;還有極光團,上一個冬季也破紀錄,走了2千多人。郵輪也是大宗,只因永信是做to B的,所以很多客人不知道是跟著永信出遊。
這點我倒可以證明,因為去年耶誕我前往杜拜搭郵輪、打高爾夫,就是永信居間處理的。當然,市場上會有一些複製,但迄今永信仍一支獨秀。這時,擁有大量粉絲的大頭吳泳澐順手秀出很多海外郵輪的商品照,包括一些沒有在台灣靠岸的郵輪。
至於「好漾」,在夥伴們2023年底陸續到位、翻開嶄新篇章後,在今年迅速開花結果。
瑞士是目前發展的主軸之一,Kenji團隊成員賽巴斯丁曾在瑞士唸書,靠著專業操作大幅成長,產品以健行團、鐵道團最受歡迎。這時Kenji補充道,賽巴斯丁是龜毛的人,用料都要很好,譬如餐廳就用羅蘭夏朵。
希臘也是扎根很深的國度,在黃士元的眼中,那兒的合作夥伴親如家人。由於跟當地的地接很親,沒有道理不擴大發展,可惜現在當地胃納量有限,全世界的人都要去。加上台灣的成本高,現階段要做大有困難度,但只要方向是對的,本來就要慢慢累積,特別是做出差異化。
好漾的客人大部分是熟客,在Kenji、大頭來了後,除了認真、knowhow也很夠,用了很多行銷手法,南北持續開發表會,相較於過往的廣告行銷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創新做法,成果相當顯著。言談間發現,好漾的希臘團有很多是Kenji夫人朱朱經營多年的粉絲團成員,這雖然和一般旅行社不同,卻是一個可以變現的渠道。而且好漾走的是15天,不若一般旅行社天數走很長,價格也友善,可以走很多書裡面的景點,深度「玩出你的希臘魂」。
「我們的客人都是自己找上門的」。Kenji搭腔,透過行銷架構,從自媒體、講座這類平台,累積一整年下來,今年得到很好的反饋,看得出會越做越順。
就是因為堅持做對的事,有著超前部署的前瞻視野、人才近悅遠來,很多旅遊業在疫情期間垮了,黃士元卻成了實力更強的變形金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