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89字
東和鋼鐵(2006)17日法說會,其二大核心產品鋼筋與H型鋼的市場結構不同,國內鋼筋可以100%自給自足,但台灣自產H型鋼的占比只有90%,仍需靠進口挹注,對東鋼創造獲利有加分效果。
法人分析,東鋼業務包含鋼筋、H型鋼與鋼構等,其中鋼筋以長約為主,目前鋼筋在手訂單維持超過百萬公噸,能見度約9個月以上;鋼構今年接單也已滿,訂單能見度達2026年下半年;型鋼則維持穩定出貨。
此外,東鋼產品以內銷為主,在全球經濟動盪、關稅政策下,相對不受影響,客戶接單依舊穩定。
展望未來,法人表示,東鋼在鋼筋、鋼構在手訂單維持高檔,型鋼出貨穩定下,今年營運有望優於去年。
東鋼法說會揭露指出,根據鋼鐵公會最新統計,今年4月台灣鋼筋的自給率達100%以上,表面消費量達去年同期的93%。另H型鋼表面消費量達去年的102%,但生產自給率只有90%。
換句話說,鋼筋生產得多、但消費量降低,H型鋼需求高、但生產得相對少。
近年東鋼持續擴展,2023年高雄大業廠加入生產,同時越南鋼廠(THSVC)軋鋼進到版圖,加上原有的高雄廠、桃園廠,鋼筋年產量可達140萬公噸,今年前5個月東鋼鋼筋產量已經近60萬公噸。
公司治理方面,因應全球趨勢及2050淨零排放目標,東鋼將氣候變遷納入永續發展重大議題,通過淨零碳排階段性目標。 1、2030年總碳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30%,2、2030年總用電量有30%是來自再生能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