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創投公會拋「3改革建言」籲打造創新雨林 蕭美琴親接見

本文共916字

經濟日報 記者吳康瑋/台北即時報導

創投公會近日由理事長邱德成領軍,前往總統府進行拜會,並由副總統蕭美琴代表接見,而邱德成也藉此機會,針對新創投資環境,向蕭副總統提出「三項制度」的改革建議,包括「擴大法人投資抵減適用產業」、「延長新創稅賦優惠適用年限」,以及「建立併購出場誘因」。對此,創投公會16日強調,新創企業是台灣產業的「新生兒」,也是推動國家下一代產業升級與經濟韌性的關鍵動能。

副總統蕭美琴表示,政府除致力打造「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也希望能協助改善台灣整體投資環境,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未來會一步步提升台灣投資環境國際化,同時讓新創產業有更活絡的資本,並拓展國際市場、與國際接軌。而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在會中,除了感謝副總統長期對外交、國安及國際合作的貢獻,也肯定她將國際視野延伸至產業與科技戰略的遠見,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數位轉型與青年政策。

他指出,儘管《產業創新條例》修法已帶來實質進展,但台灣的投資環境仍有優化空間,為此,創投公會也提出三項關鍵政策建議。首先,擴大法人投資抵減範圍,並且應與政府推動的「五大信賴產業」及「5+2創新產業」方向一致,以有效引導法人與創投資金流向國家真正需要扶植的產業。

其次,延長新創企業稅賦優惠適用年限,由現行五年延長至八年,以免企業在最需要資金支持的關鍵成長階段面臨斷鏈風險。第三,建立併購出場誘因,鼓勵大型企業併購具潛力的新創事業,將創新轉化為企業內部動能,加速產業升級,並促進創投資金循環再投入。

創投公會進一步指出,半導體固然是台灣的戰略優勢,但護國神山不能孤軍奮戰。台灣若要在下一波全球科技與產業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打造屬於自己的創新雨林,讓創新與數位經濟成為國家戰略主軸,而不是僅僅作為全球供應鏈中的生產者或代工者。邱德成提醒,如果創業者不再出現、新創企業不再誕生,「產業少子化」也將成為另一場國安挑戰。

因此,創投公會提出上述制度改革,讓政策更貼近實務、誘因更具彈性,讓創新真正成為支撐台灣下一代的國家力量。而此次副總統的親自接見,也展現出政府團隊對於創業投資產業的高度重視。對此,創投公會也喊話,團隊非常期待在政府與業界的共同努力下,台灣的新創產業能夠蓬勃發展,在全球科技與產業競賽中持續發光發熱。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記者吳康瑋/攝影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記者吳康瑋/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灣綠電應用協會:綠電發展不應是天然災害替罪羊
下一篇
大立光Q2匯損 吃掉三股本 每股純益7.73元 探13年低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