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國大陸補貼政策拉動 首季智慧手機生產量2.89億支

本文共889字

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台北即時報導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1季全球智慧手機生產總數達2.89億支,雖然較2024年同期減少約3%,但各品牌生產表現相對平穩。其中,中國大陸第1季的銷售得利於補貼紅利,帶動銷量微幅成長。展望第2季生產表現,因國際政經情勢的不確定性,買氣受到壓抑,各品牌的生產表現預估持平第1季。

在主要品牌表現上,Samsung第1季因進入上半年旗艦新機備貨期,及因應美國新關稅政策調升生產計劃,智慧手機生產總數接近6,400萬支,季增約21%,單季排名重回全球第一。

Apple隨著新機鋪貨進入尾聲,第1季生產總數季減40%,降至4,800萬支,市占排名第二。Apple因其產品多不在中國大陸補貼範圍內,加上該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第1季在大陸市場市占明顯衰退。反觀美國市場,受關稅政策刺激,上半年需求前置趨勢明顯,卻也為下半年的銷售埋下不確定性。

Xiaomi (包括子品牌Redme及Poco)第1季產量近4,200萬支,排名穩居第三。該品牌高中低產品布局完整,加上補貼政策帶動,第1季表現不俗。另一方面,Xiaomi「人車家一體化」的產品生態鏈也進一步拉升該品牌的市場定位,有助於高階智慧型手機銷售。

產出市占排名第四為Oppo (含子品牌OnePlus及Realme),第1季生產約2,700萬支,季減26%,和2024年同期相比下滑19%,主要因調節成品庫存所致。該品牌近年來積極拓展歐洲、南美洲等海外市場,其中Realme平價且新穎的設計,特別在南美市場獲得年輕族群青睞。

Vivo (包括子品牌iQoo) 第1季生產總數為2,400萬支,市占排名第五。該品牌銷售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同樣受惠於補貼政策帶動,第1季生產表現較去年同期成長。

Transsion(含TECNO、Infinix及itel)第1季總產出接近2,200萬支,季減20%,排第六名。Tanssion目前的銷售地仍以中國大陸以外的新興市場為主,未能收穫消費補貼紅利。另外,受到其他競爭對手亦加大對非洲、中亞等市場的投資,加上2024年同期受惠庫存回補墊高基期影響,使得今年第1季產量年減較為明顯,接近28%。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國巨公開收購芝浦電子 第五度宣布延長期限
下一篇
台版晶片法 五業者申請適用 台積電等七大科技廠符合條件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